关于北宋的著名“清官”,民间最为熟悉的当数包拯。这得益于大量书籍、戏曲的描写以及影视作品的呈现。“包青天”之名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实际上,历史上许多与包拯相关的故事和传说,有不少是后世结合了赵抃的事迹融合编写而成。可以说,包青天的原型,一半是“黑脸”的包公,另一半则是“铁面”的赵抃。
“四十年间利禄身,平生疏拙任天真。惭无治迹留青社,喜奉恩华觐紫宸。去国早逢关右雪,下车还入剑南春。为怜锦里风光好,不倦从来作主人。”在赵抃的《至成都有作二首》一诗当中,无论是“平生疏拙任天真”还是“下车还入剑南春”都脍炙人口,传唱至今。从诗中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诗人豁达的情感、爱民的情怀,也能感受到他对成都浓浓的情谊。
赵抃的名气虽然不如包拯,但对于四川来说,却有着独特而深远的影响。他曾四次入蜀、五任蜀职,累计治蜀十余年,其中三次在成都。成都之所以能够成为宋朝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离不开赵抃的治蜀之功。赵抃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清廉自守,不仅留下了“匹马入蜀,一琴一鹤自随”的传说,也让他成为“蜀人欢服”的“赵青天”。
赵抃:一琴一鹤入西蜀 吾志如此江清白
《铁面御史赵清献一琴一鹤匹马入川》刻画赵抃赴川上任途经剑门关翠云廊的历史片段 钱磊 (四川省美协理事、成都市美协副主席) 绘
赵抃 (1008年-1084年),字阅道,号知非子,北宋衢州(今浙江省衢州市)西安人。宋仁宗景祐年间进士,曾为蜀州江原县令。赵抃当年入蜀时,没有前呼后拥的随从,单人独骑,仅携一琴一鹤赴任。赵抃曾任龙图阁直学士、资政殿大学士,并以太子少保致仕,卒谥“清献”,被后世誉为“千古官守第一、千古治行第一”。
铁面御史 刚正清廉
在《宋史》中,包拯与赵抃同传,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古代著史习惯将同时代、同品阶、同官声的人物纳入一传。赵抃与包拯的相同点,不仅在于他们同样清廉自守、嫉恶如仇、明辨是非,还有一部分原因是赵抃与包拯是名副其实的“同事”。
赵抃出生在衢州西安(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年少时丧父,由长兄赵振抚养长大。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赵抃考中进士,进入官场,先后担任推官、知县等职务,因为政绩出色,被提拔到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担任御史,也正是因为此,赵抃与包拯成了同事。
当时赵抃为殿中侍御史,职司宫禁之狱,而包拯任御史丞,职司分巡朝外四方之狱。用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赵抃负责当时京城官员违法乱纪案件,而包拯则负责地方官员违法乱纪的案件。两人一内一外配合默契,因为在工作中不畏权贵、政绩斐然,因此赵抃得了个“赵铁面”的美誉,而包拯则被称为“包青天”。《宋史》记载:“弹劾不避权幸,声称凛然,京师目为‘铁面御史’。”赵抃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以“铁面御史”之令誉载入《二十四史》的官员。
赵抃为官40余年,担任京官的时间却并不长,只有差不多6年时间。在这期间,他弹劾过宰相陈执中、参知政事刘沆、三司使王拱辰、枢密使王德用、枢密副使陈升之、翰林学士李淑等一干朝中重臣。正因为赵抃的刚正清廉得罪了太多的人,以至于有30多年的时间里,赵抃都在地方任职,不过也正因为此,赵抃得以多次入蜀,让四川拥有了一位名传千古的好官。
蜀地为官 体察民情
宋仁宗嘉祐三年(1058年),赵抃被任命为梓州路转运使(治所绵阳三台),次年又转任益州路转运使(成都府路)。与初次入蜀任职相比有所不同,此时的赵抃已经因“铁面无私”闻名天下,是弹劾过宰相的“硬核狠人”,再度入蜀为官,赵抃已极具声望。
宋代的四川,是全国最富庶的区域之一,特别是成都,商业高度发达,不仅诞生了“十二月市”的商品贸易模式,同时还诞生了世界第一张纸币——交子。对于官员来说,入蜀当官可谓是美差、肥差,而赵抃却力图改变当时官员的奢靡风气。
到成都后,深入市井当中与三教九流打交道,从民生最底层了解治蜀的症结所在。相传赵抃最喜欢在成都城里找一个十字街口,坐在最热闹的茶馆里,一边喝茶一边与众人聊天,并将所听所见的不平之事记录下来,留作后用。虽然是难以查证的传说,但却成为了此后市井百姓最津津乐道的“赵青天微服私访记”。
赵抃经过走访,发现了四川存在“内臣入蜀”“送遗节酒”“鼓铸大钱”三大亟待解决的问题,于是他向宋仁宗接连上了《乞绝川路州军送遗节酒》《乞降指挥内臣入蜀只许住益州十日》等奏章,将当地官场存在的问题一一如实汇报。对于赵抃的上奏,朝廷也给予了相当的支持,当地官员的行为大为收敛,老百姓的负担也有所减轻。
主政成都 施以“宽治”
赵抃曾在蜀州江原(今崇州市)为官,罨画池内立有赵抃的碑刻
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赵抃以龙图阁直学士的身份出任成都府知府。成都作为宋代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知府不仅位高权重,而且责任重大,且宋代官方对四川的治理一向非常重视,宋英宗就曾说道:“蜀远在西南,最要部也。朕常患吏不能究宣德泽,以被于远民,故其择守,非慈良俭重者不以命之。”
带着皇帝的殷殷期盼,赵抃第三次入蜀,承担起了治蜀的重任。相比之前的严格执法,他审时度势,展现了“宽治”的一面。当时成都城里有一群游手好闲之人,依靠装神弄鬼来收敛财物,二三百人在街巷里歌舞戏耍,昼夜喧嚣数日。对于这种现象,赵抃曾严厉处罚过,因此蜀人听闻“前度赵郎今又来”,民众无不以为参与其事的人必在劫难逃,于是“蜀人大恐”。
赵抃在经过仔细侦查后,认为其造成的危害不像以前那么严重,这些人仅仅是搞些骗吃骗喝的小把戏,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是跟着凑热闹,属于行为过失,算不得重大犯罪,最终只是严厉处罚了首恶,而将其他跟随的人全部释放。这一依据事实处理案情的做法,既公允,又深得民心。之后,朝廷要召赵抃回朝,成都老百姓遮道挽留,据《全蜀艺文志·赐赵抃父老借留奖谕诏序》记载:“府之黎老士民,举千百数伏使者车前曰:‘自公问俗布政,阔略法禁,绪正纲目,坐格醇茂,仁义道德,衍为教化。徭赋均节,俗安生业,人人自爱以重犯法,风雨时若,粒米狼戾。民惕然惧朝廷之召迁而父母去我矣,愿上书借公留’。”宋英宗由衷地赞叹说:“赵抃为成都,中和之政也。”
再度入川 蜀郡晏然
宋英宗死后,宋神宗继位,赵抃被升任为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这是他所任的最高官职。被排挤出中央后,赵抃先后出知杭州、青州等地。
熙宁五年(1072年),成都出现了戍卒不稳的情况,局势再度动荡起来。已然年迈的赵抃仍被宋神宗委以重任,二知成都府。到任后,面对意图叛乱的戍卒,赵抃以府尊的身份,亲自开导戍卒头目:“吾与汝年相若。吾以一身入蜀,为天子抚一方。汝亦宜清谨畏戢以率众,比戍还,得余赀持归,为室家计可也。”这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话,深得戍卒的信任,最终“人喜转相告,莫敢为恶。蜀郡晏然”。
元丰二年(1079年),72岁的赵抃告老还乡,在他余生的岁月里,与山水为伴。当回顾一生的曲折与经历,赵抃感叹,“腰佩黄金已退藏,个中消息也寻常。时人要识高斋老,只是柯村赵四郎(《题高斋》)。”元丰七年(1084年),77岁的赵抃与世长辞,宋神宗闻讯后为其辍朝一日,追赠太子少师,谥号“清献”。当年十二月,赵抃葬于衢州西安莲花山。
赵抃一生为官,诚如清白江奔流不息、澄莹清冽的汹涌波涛。赵抃最高的官职做到了参知政事,可谓是位高权重,但他始终不置产业,不蓄养歌伎,资助兄弟的女儿以及其他孤女出嫁,至于施恩布德,救助贫穷孤苦,更是多得不可胜数。赵抃坚持了他清白的操守,也将一琴一鹤入蜀的传奇延续到了生命的终点,成为今天清廉的代名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天下成都·濯锦”丨丁宝桢:行囊多载循良传 百姓犹记普济桥
下一篇:“天下成都·濯锦”丨杜轸:不为俸禄之薄所困 坚持一无所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