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本撰写:易舜 视频统筹:刘芳源)
本期提要
萨尔浒之战后,明朝命熊廷弼、孙承宗等经略辽东、以防后金,后来又命袁崇焕为兵部尚书,总督蓟辽。其间,起起伏伏,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三人堪称有才能者。他们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军事才干,在内忧外患之下,忍辱负重,巩固边防,保家卫国。
万历年间御倭战争之后,明朝对东北的控驭力减弱,努尔哈赤趁机崛起,逐渐统一女真各部,并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以“七大恨”告天,誓师讨明,揭开了双方争战的序幕。此后,明朝廷不断调遣重臣经略辽东,其中有突出贡献的主要是熊廷弼、孙承宗和袁崇焕。
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山海关地处要隘、形势险要,是明朝万里长城东起第一关,故称“天下第一关”,关城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故得名山海关,冀辽在此分界。山海关有“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之称,历来为战略要冲。
熊廷弼稳中求进
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起兵讨明。翌年,明朝调集11万人(号称20万大军,一说是47万),由经略杨镐率领,兵分四路直奔赫图阿拉。努尔哈赤采取“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方针,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明军大败。此战后,辽东重镇辽阳、沈阳风声鹤唳,“民逃军逃,将哭道哭”。明朝廷在将杨镐逮捕法办后,迅速起用熊廷弼。
熊廷弼至辽东后,采取了稳中求进的政策。他到辽阳后,先斩临阵脱逃的副将刘遇节、王捷等人,设坛祭奠死难将帅军民,随后兼程冒雪、遍阅形势,并“招流移,缮守具,简士马,肃军令”,以固守为主,集合兵马,布于清河、抚顺等战略要地,并建议联合朝鲜以防守鸭绿江。
熊廷弼“防守渐逼”的政策得到万历皇帝首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努尔哈赤见其有备,“未敢深入”,甚至于“按兵不攻者岁余”。
万历四十八年(1620),明朝政局发生剧变,万历皇帝去世,继任的光宗执政月余也去世,后由懵懂孩童熹宗即位,他听信谗言,以熊廷弼只守不战为由将其罢斥,改由袁应泰接任。袁应泰不懂军事,至辽东后即改弦更张,开始盲目冒进。
努尔哈赤见有机可乘,调集重兵,接连攻陷辽东重镇沈阳、辽阳,辽阳是辽东都司治所,地位重要,辽阳陷落后,袁应泰自缢、辽河以东七十余城相继归降。
明朝廷再度起用熊廷弼,同时任命王化贞任辽东巡抚。熊廷弼针对已经变化的辽东形势,提出“三方布置”以图恢复的方略,即在广宁用骑兵、步兵对垒于河上,以对抗女真主力;同时又从天津、登州、莱州“海上督舟师乘虚入南卫”;并联合朝鲜,以为掎角之势。这是一个切实可行,较为稳重的作战方略。
遗憾的是,王化贞并不赞同,擅自派遣毛文龙率少量军队沿辽南恢复海疆,虽取得镇江大捷,却“致敌恨辽人,屠戮四卫军民殆尽,灰东山之心,寒朝鲜之胆,夺河西之气”,彻底打乱了熊廷弼的三方布置方略。这给女真造成可乘之机,努尔哈赤通过收买王化贞心腹孙得功,以计谋轻取广宁,王化贞仓皇出逃。熊廷弼孤身亦难以挽回败局,只得与王化贞同退入关内。
应当说,熊廷弼两次经略辽东所行战略均是切实可行的,遗憾的是,由于主官之间方略相左等因素,并未取得预期战果。
孙承宗练兵修城
广宁失守后,明军在辽东进一步陷入被动,基本处于守势,收复失地越来越难。明朝内部甚至有人主张放弃关外,退守山海关,继任的辽东经略王在晋就持这种主张。
王在晋害怕与后金交战,主张“重关设险,卫山海以卫京师”,力主在山海关外再修关门一道,以加重山海关的防御力量,至于关外则干脆放弃。以兵部尚书孙承宗为首的主战派坚决反对,他亲赴山海关与王在晋辩论,建议王在晋增兵宁远、觉华岛一带,但王在晋却不为所动。
此时,辽东战况节节失败引起了朝廷之内有识之士的不满。
在广宁战败后,兵部职方司主事袁崇焕单骑出关巡阅形势,他豪气地声称“予我军马钱谷,我一人足守此”,坚决反对退守山海关,并向王在晋陈述观点,但未被王在晋采纳。
孙承宗至山海关后,袁崇焕又向孙陈述了自己的观点,重点强调宁远的军事地位,建议构建宁远防线,进可攻、退可守,得到孙承宗的赏识。
孙承宗对王在晋的保守退缩战略大为不满,回京后向朝廷指出“在晋不足任”,熹宗同意,王在晋被免。
此后,孙承宗接任辽东经略。他调袁崇焕任宁前兵备道,驻守宁远。孙承宗与袁崇焕积极经营关外防线,安置辽民,以辽民守辽土,加强关外各个据点之间的联系,以宁、锦为中心,布置成一道坚固的防线,成为后金骑兵不可逾越的障碍。
经过孙承宗的经营,辽东形势开始向好,“自承宗出镇,关门息警,中朝宴然,不复以边事为虑”。但此时政局的变化再度影响到辽东局势,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已掌握朝局,他们企图拉拢孙承宗,但孙却不为所动,从而引起阉党忌恨。他们对孙承宗进行各种诬陷,污蔑其袒护东林党、拥兵自重,最终于天启五年(1625)以柳河之役失利迫使其离职回乡。
继任经略高第并不熟悉兵事,且胆小畏战,他认为关外必不可守,就任后即撤关外防线,山海关外顿时陷入危机。袁崇焕坚决反对这种逃跑计划,向高第据理力争,高第不但不听,还准备撤孙承宗、袁崇焕苦心经营的前线。袁崇焕只得拒不从命,并誓与宁远共存亡。
袁崇焕忠肝义胆
努尔哈赤得悉辽东经略易人后,深感机会难得,立即着手发动新的攻势。天启六年(1626),他亲率6万大军进攻宁远。面对后金大兵压境,袁崇焕镇定自若,他刺血为书以鼓励士气,让城外百姓入城协守,并坚壁清野。同时对城池防御做了周密部署,在城墙上架设红衣大炮等西洋火器。
战争打得非常激烈,后金军队数次发起冲锋,均被守城明军顽强击退,袁崇焕身先士卒,在负伤后,“自裂战袍,裹左伤处,战益力”。努尔哈赤想尽一切办法也没能攻克宁远城,愤恨而退,他遗憾地说,“朕自二十五岁征伐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何独宁远一城不能下耶”,不久后即郁郁而终。
宁远大捷极大地振奋了明军士气。兵部尚书王永光高度评价这场胜利:“辽左发难,各城望风奔溃,八年来贼始一挫,乃知中国有人矣。”
这年,袁崇焕担任辽东巡抚。他一方面派人吊唁努尔哈赤,与皇太极议和,一方面加固宁远、山海关等城、筑锦州、中左所、大凌河等城,并招募流亡辽民、兴屯田,积极做好战争准备。不久后,皇太极再度进攻宁、锦,袁崇焕积极调度,麾下将领浴血奋战,接连挫败后金军攻势,取得宁锦大捷。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形成了双方以宁锦对峙的局面。遗憾的是,此后不久袁崇焕又因陷入党争而去职。至崇祯帝即位后,始再度起用袁崇焕。
崇祯三年(1630),皇太极绕道内蒙古地区,突袭京师,以“反间计”诱使崇祯杀袁崇焕。
袁崇焕死后,孙承宗再度出任辽东督师。孙承宗继续坚持以前的方略。崇祯四年(1631),他力主先占据右屯,然后修复大凌河等城,循序渐进巩固宁锦防线。但大凌河修城工程才刚结束,清军就来围攻。
孙承宗听闻后,立即赶赴锦州,并派遣吴襄、宋伟前往救援,但由于辽东巡抚邱禾嘉多次改变出师日期,吴襄、宋伟二人又不和,导致长山大败。十月,祖大寿被迫投降,大凌河城刚修好就被损毁。朝中有人指责孙承宗坚持修复旧城导致失败,丧师辱国。
灰心丧气之下,孙承宗只好以病请辞,回老家高阳居住。后来,在崇祯十一年(1638)清军进攻高阳城的战斗中,孙承宗率全城军民奋勇抗击,城破被擒,自缢而死。他的五个儿子、六个孙子,两个侄子、八个侄孙战死,孙家百余人遇难,孙承宗时年七十六岁。孙承宗凛冽之风骨,闻者莫不肃然起敬。
明末经略辽东诸人中,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是其中较有作为者,他们能立足实际,提出适合的方略,并尽可能地将其贯彻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辽东的危局。尤其是他们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忠于国事的精神,值得充分肯定。
(本栏目总撰稿为卜宪群,本期作者为济南大学文化和旅游学院王丽亚)
大事记
公元1613年
倭寇屡屡侵扰浙闽沿海一带,朝廷加强沿海戒备,将淮扬一带的田赋用来增加军费。
公元1615年
努尔哈赤正式建立八旗制度,成为清代旗人的社会生活军事组织形式。
公元1618年
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正式起兵反明,揭开了双方争战的序幕。
公元1619年
明朝与后金开展萨尔浒之战,以明军失败、后金军胜利而告结束。该战是明清易代之际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争。
公元1622年
明朝廷命孙承宗经略蓟辽。孙承宗采取袁崇焕的建议,修筑宁远城抵御后金。
公元1625年
朝廷罢免孙承宗,高第接替其出任辽东经略。高第命关外明军全部弃城、退回山海关内,仅袁崇焕固守宁远一带。
公元1627年
明熹宗病逝,崇祯即位,宣布魏忠贤罪状,并将其安置于凤阳。魏忠贤在途中自缢而死,阉党被逐一铲除。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两水洞、云山城、上甘岭……总书记刚刚提到的这些战役彪炳千秋
下一篇:他们,领到“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