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濯锦廉壁 > 天下成都·濯锦 > 正文

“天下成都·濯锦”丨六事廉为本 东坡浩然气

发布时间:2024-12-16 13:20:17       来源:成都市纪委监委联合成都日报

成德眉资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当前,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正深入推进,按照《关于协同监督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的意见》,四市着力推动廉洁文化“同兴共享”,共同绘就成德眉资“清廉地图”。

本报联合成都市纪委监委持续推出的“天下成都·濯锦”廉洁文化副刊第二十四期,寻迹成德眉资四地历史上的廉洁人物,从中挖掘务实建功、为民立德、清廉树品的历史故事,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让正气充盈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持续涵养崇廉尚德社会风尚。

\

海南儋州东坡书院里的苏轼像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京应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名动京华,进士及第。嘉祐六年(1061年),应中制科考试,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自此进入仕途。苏轼先后任过杭州通判、密州知州、徐州知州、湖州知州,之后因“乌台诗案”而锒铛入狱,后得吴充、王安石等人的救援,侥幸逃过一死,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1085年,宋神宗病逝,宋哲宗继位,苏轼被任命为登州知州,不久奉调进京,历任礼部郎中、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尽管苏轼为旧党,但是主张对于新法应当“校量利害,参用所长”,也与旧党内部产生分歧,因而自请外放,出任杭州知州,其后历任颍州知州、扬州知州、定州知州。1093年,高太后病逝,宋哲宗掌握大权,任命新党,打击旧党,苏轼被贬惠州,任宁远军节度副史,最后贬到最偏远的海南儋州。元符三年(1100年)遇大赦,苏轼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于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卒于江苏常州,享年六十五岁。宋孝宗时,追赠苏轼为太师,谥为“文忠”。

苏轼为官四十余年,一路坎坷,几起几落,甚至身陷囹圄,差点丢掉性命。但他无论在朝为官还是在地方任职,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牢记家训,勤政为民,廉洁奉公。苏轼在政治上虽不显赫,却也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百姓所称颂。

苏母家训 清廉自律不妄取

在四川眉山三苏祠,有一副明代戴燝所写的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高度概括了“三苏”的成就和历史地位,“三苏”中以苏轼成就最高,他也是宋代灿若星辰的文学家中最闪亮的一颗。

苏轼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离不开母亲程夫人的教育。苏母自小以苏门优良的家风教育苏氏兄弟,为官要勤政为民、清廉自律,生活中厉行节约,这些对苏轼的一生影响深远。

曾有一次,苏轼老家的佣人不经意间发现家中地下有个藏有钱财的坛子,便很高兴地告诉苏母。谁知苏母命人重新埋好坛子,并告诫家人坛子乃前人所埋,不属于苏家,谁也不准挖取。她以此事告诫苏轼兄弟,“非分之财不可妄取一分一厘,做人要堂堂正正,切不可妄生贪财之念,这是做人的准则,一定要牢记。”此事对少年苏轼影响深远,在他心中埋下了清正廉明品格的种子。后来,苏轼在《赤壁赋》中写道:“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苏轼曾作《六事廉为本赋》,赋中所指六事,即善良、能干、恭敬、正直、守法、明察。在他看来,为官六事,清廉是根本。“事有六者,本归一焉,各以廉而为首,盖尚德以求全。”苏轼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清波别志》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苏轼知杭州时,见百姓看病难,便拿出自己的私帑五十两,在城中开办“安乐坊”药房,聘请高僧名医为穷苦百姓治病,三年医治了上千人。

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来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团练副使是一个低级官职,一家人的衣食住行主要靠积蓄,难以长久维持。于是,苏轼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收入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再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其一。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份,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这期间,苏轼牢记母亲“非分之财不可妄取一分一厘”的教导,精打细算地过自己俭朴而艰苦的生活,一时传为美谈。

身处逆境 不忘为民造福祉

\

惠州西湖苏东坡纪念馆藏苏轼题写的碑刻

苏轼虽一生做官,但仕途可谓坎坷,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无论顺境还是逆境,他都宠辱不惊,泰然处之。更难得的是,无论官大官小,只要有工作机会,他都尽心尽力为老百姓办实事。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自嘲的话:“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虽然这些地方都是苏轼被贬外放的伤心之地,但每到一地,他总是忘掉自己人生的不幸,尽力在当地做出成绩。

苏轼在杭州疏浚西湖是百姓津津乐道的事。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被排挤出朝堂之后来到杭州任职。他看到西湖长期没有清淤,湖已淤塞过半,湖水逐渐干涸,湖中长满野草。“葑合平湖久芜漫,人经丰岁尚凋疏”,这样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当地农田的灌溉,不仅给百姓生产生活带来不便,还损害了西湖的美观。于是,苏轼积极筹集资金,征集民工,疏浚西湖。由于西湖淤泥太多,不便处置,苏轼巧妙地把淘挖出来的淤泥集中起来,筑成一条纵贯西湖的长堤,堤上遍植柳树,建六桥相接,便于游人行走。经过一番整治,西湖面貌一新,“六桥一堤”的美景成为西湖十景之首“苏堤春晓”。后世为纪念苏轼的功绩,将其名为“苏公堤”,简称“苏堤”。

苏轼虽然屡遭贬谪,却并没有因政治上的失意而放弃自己的职责,仍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工作。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置惠州,彼时他已年近六旬,到了人生暮年。当看到惠州水利失修,农业生产技术落后,苏轼不顾年老体弱,八方奔走,修桥筑堤,传播插秧技术,建造水碓水磨,设法施医散药,改善惠州百姓的生产生活条件。苏轼的功绩,老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头,东坡先生所到之处,“父老喜云集,箪壶无空携。三日饮不散,杀尽村西鸡”。

虽然苏轼的官越做越小,但他宠辱不惊,泰然处之,常怀忧国忧民之心。在徐州抗洪守城,在扬州罢万花会,在定州整顿军备,在惠州筹资建桥,在儋州创办书院……无论身处何方,苏轼都真正做到了一心为民造福祉。

刚直敢言 浩然正气任平生

\

东坡书院原名载酒堂,是苏轼居儋期间讲学会友的场所

苏轼入仕后,一向以敢于直言、刚正不阿,绝不阿谀奉承权贵而闻名朝野,他养成这种刚正不阿的性格与母亲的教育密切相关。苏轼年少时,有一次与兄弟一起听母亲讲范滂的故事——范滂是东汉名士,因反对宦官集团而遭到陷害,宁死不屈。在监狱中,范滂在和母亲诀别时对母亲说,因不能为之尽孝而倍感遗憾,范母告诉范滂,我为能有你这样的儿子感到骄傲。苏轼听了很感动,问母亲:“如果我以后成了范滂,也不能奉孝母亲,母亲愿意吗?”苏母说:“你如果成了范滂,难道我就不能做范母吗?”母亲的教育深深影响了苏轼,哪怕日后在官场上起起落落,屡遭打击,他也不改刚直不阿、直言敢谏的品性。

宋神宗即位后,王安石推行变法,北宋朝野产生新旧党争。苏轼虽属于保守派,但并非反对变法,只是对变法中某些激进做法有不同意见。苏轼是个遇事不合便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人,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因此遭到御史谢景温的弹劾,说他与兄弟在护送父亲灵柩回四川时,曾滥用官府士兵,还有公款购买家具以及贩私盐等。神宗皇帝便派人到四川等地调查,虽然最后查无此事,但苏轼迫于压力,还是请辞离京,被外放至杭州任通判。熙宁七年(1074年)秋,他又调任密州(山东诸城)任知州,熙宁十年(1077年)4月至元丰二年(1079年)3月知徐州,元丰二年4月调往湖州任知州……这期间,苏轼不改初心,不断上书言事。

这期间又发生了一件事,苏轼由徐州调任湖州后作了《湖州谢上表》。这道上表虽然只是例行公事,却被新党抓住,说他“衔怨怀怒”“指斥乘舆”。同时,新党一派还从苏轼大量诗作中挑出认为是隐含讥讽之意的句子,罗织罪名制造“文字狱”,致使苏轼当年就被逮捕下狱,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苏轼因此被贬往黄州,并受到当地官员监视。

宋神宗去世后,宋哲宗和宣仁太后上台,保守派司马光上台出任宰相,苏轼也随之再次入朝为官,但因旧党内部的分歧,苏轼被迫离开朝中,先后到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任职,最后来到儋州。苏轼在仕途上不断遭受挫折,却从不肯向权贵低头,傲骨铮铮,实乃“一蓑烟雨任平生”。

(明戈/文 冉玉杰/图)

相关热词搜索:

下一篇:“天下成都·濯锦”丨文翁化蜀 辉耀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