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濯锦廉壁 > 天下成都·濯锦 > 正文

“天下成都·濯锦”丨严而不残 其良吏与

发布时间:2024-10-15 09:34:22       来源:成都日报

成德眉资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当前,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正深入推进,按照《关于协同监督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的意见》,四市着力推动廉洁文化“同兴共享”,共同绘就成德眉资“清廉地图”。

成都市纪委监委联合成都日报持续推出的“天下成都·濯锦”廉洁文化副刊第二十二期,寻迹成德眉资四地历史上的廉洁人物,从中挖掘务实建功、为民立德、清廉树品的历史故事,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让正气充盈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持续涵养崇廉尚德社会风尚。

严而不残 其良吏与

\

陈公弼像 张法 绘

陈希亮(1014年—1077年),字公弼,北宋眉州青神县(今四川眉山市青神县)人,祖籍京兆(今陕西西安),北宋著名良吏,著有《辨钩隐图》《制器尚象论》和《陈公弼文集》等。

陈希亮年轻时曾在成都游学,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考中进士,历知长沙、临津等县,又知房、曹等州,后任提点江东刑狱,徙河北。嘉祐二年,又任开封府判官、三司户部勾院,迁京西转运使,后知凤翔府。英宗即位后,升任太常少卿,分司西京,卒于任上。无论是在地方任职还是入朝为官,陈希亮都勤政廉洁,政绩卓著。他初入官场任长沙知县,不惧权势,法办违法的海印和尚;任京东转运使时,严惩恶霸“截道虎”;任凤翔知府时,勇于担责,开仓放粮,救百姓于饥荒;开封府审案,为四川荣州盐户伸张正义,减免赋税。陈希亮为官以国家利益为己责,以百姓民生为己任,享誉当世,流芳千古。

《宋史》陈希亮传记载,其身材矮小、清瘦,因为人刚直、面目冷峻、不苟言笑。因其一生才能突出、政绩卓著、受民爱戴,《宋史》评价他:“其良吏与。”苏轼也在《陈公弼传》中形容陈希亮:“目光如冰,平生不假人以色,自王公贵人,皆严惮之。”加之陈希亮说话斩钉截铁,常常当面指责别人的过错,不留情面,故人称他为“陈青天”。但他生性仁慈,严厉却不残暴,《陈公弼传》中写道:“其人仁慈,故严而不残。”

初入官场 获名“青天”

陈希亮中进士后的首个官职是长沙知县。初入官场的陈希亮便遇到一个棘手的案子——长沙县寺庙中有一个叫海印的僧人,因为和章献皇后一家关系密切,时常进京出入后宫,颇得皇上信任,被皇上敕封为国师。海印和尚仗着国师的身份,与朝中权贵往来甚密,他虽不为官,却颇有势力,乃长沙一霸,没人敢惹。陈希亮听闻海印在长沙县欺男霸女,霸占百姓田产财物,无恶不作,民众敢怒而不敢言,即令县衙捕头立即将其缉拿归案,但捕头告诉陈希亮,长沙几任地方官都不敢招惹海印。陈希亮闻言大怒,令捕头立刻抓捕海印,就地法办,并将海印所霸占的田产财物归还。长沙百姓见陈希亮不惧权势,为民除害,人人拍手称快,直呼他为“陈青天”。

\

 

陕西凤翔县东湖公园中的凌虚台 蒋蓝 摄

后来,在任京东转运使期间,陈希亮又碰到一个案件。潍州参军王康赴任路上经过陈希亮所辖之地博平,遇到绰号为“截道虎”的恶霸拦路抢劫,王康不从,“截道虎”和手下便对王康及其女儿进行殴打,几乎致死。部分官员惧怕“截道虎”的势力,不敢过问,甚至还有官员和“截道虎”沆瀣一气,纵容其恶行。但陈希亮并不畏惧,在掌握了“截道虎”的罪行证据后,立刻将其缉拿归案,流放海岛,同时上书朝廷,弹劾纵容“截道虎”恶行的相关官吏,让多名涉案之人受到应有的惩处。

抗洪救灾 巧架虹桥

皇祐元年(1049年),仁宗皇帝调陈希亮任滑州(今河南滑县)知州,还未赴任,便发生了一件事。都转运史魏瓘上书说陈希亮在河北负责征调粮食时擅自操纵物价,有从中牟利之嫌。陈希亮知道后,请求与魏瓘当面辩论对质。朝堂之上,仁宗认为陈希亮说得有理,便罢免了魏瓘的官职,并想把陈希亮升为龙图阁学士,但陈希亮却坚决请求回到滑州。

当时黄河洪灾频发,滑州鱼池埽一带河水暴涨,眼看就要冲垮河堤,一旦河堤缺口,下游诸县将遭受灭顶之灾。陈希亮火速组织动员全滑州的力量来护堤抗洪,甚至将朝廷派驻滑州的近卫亲兵都悉数派到防洪大堤参加抗洪。为鼓舞士气,陈希亮“坚卧不动”,白天在大堤上指挥抗洪抢险,晚上就住在河岸边房子中,直到滑州安全度过汛期。

\

 

《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其结构就来自于陈希亮的设计

陈希亮的治水之功还体现在宿州知州任上,彼时,宿州有一条河叫汴河,汴河上的桥梁在雨季常被冲垮。庆历六年(1046年),陈希亮知宿州,遇到大雨侵袭成灾,便冒雨察看灾情。原来,汴河乃朝廷的交通命脉,通过大运河转运的物资大多都汇聚到汴河上,再转运到都城开封。如果架起较多桥墩巩固桥梁,将影响桥下行船效率,但若少架桥墩,大水一到,桥梁又容易被冲垮,实为两难。如何既有利于行船,又能保障桥不被冲垮?陈希亮苦思冥想,经过日日夜夜的设计筹划,构想出一种新的造桥方案——不在湍急的流水中建桥墩,而是采用独特的弧形结构,桥身直接飞跨两岸。构想和设计完成后,陈希亮便筹集钱粮,征集能工巧匠进行修建。最终,汴河之上架起一座崭新的木桥,桥身如虹,飞跨两岸,桥上行人来往,桥下舟楫畅通,百姓亲切地称之为“虹桥”,朝廷知晓后,也下诏褒奖陈希亮,并大力推广此类设计。如今,在《清明上河图》中还可看到当年陈希亮发明设计的“虹桥”。

放粮安民 处断积案

在陈希亮担任凤翔知府期间,有一年发生饥荒,老百姓纷纷外出逃荒。当时的官仓中储藏有大量朝廷的战备粮,但在没有皇帝御批的情况下动用官仓粮食,将犯杀头之罪。作为知府的陈希亮一边命人快马向朝廷报告灾情,同时决定开仓赈灾,向老百姓出借粮食,以解燃眉之急。同僚担心他未获圣旨就开仓放粮,会有杀身之祸,粮官也担心粮食借出去后若收不回来,恐朝廷怪罪。但陈希亮指着自己的脑袋厉声说道:“我以身家性命作保,出了事我一人担着。”好在灾情之后,当地粮食丰收,老百姓纷纷将所借粮食归还官仓,储存的陈粮也因此换成了新粮,陈希亮开仓借粮之举受到百姓的称赞和朝廷的肯定。

嘉祐二年(1057年),陈希亮调任开封府判官,因朝廷三司积案太多,卷宗堆积如山,朝廷便令陈希亮同时负责开拆司(宋代官署名)的工作。到任后,陈希亮立刻组织人手将案件分门别类,自己带头日夜加班拆阅卷宗,清理积案。

在此过程中,陈希亮处理了积案无数,为平民百姓主持公道,备受赞誉。其中四川荣州(今四川荣县)的盐税积案尤为具有代表性。诉状称十八口盐井因盐水枯竭,逐年减产,但盐税官不顾实情和盐户疾苦,仍照初定税额征收盐税,300余家盐户因欠税而被没收财物,最终破产。陈希亮派人到荣州查明此案后,令荣州官府退还所没收的财物,同时酌情减免盐税,以恢复井盐生产。在查案中还发现有官员收受贿赂,贪赃枉法,陈希亮不管涉案人员背景,一律严惩。减免盐税影响了部分官员的“生财之道”,便有人借机参奏陈希亮,但他上书据实报告盐税案实情,阐述减免盐税原因,直陈帮助盐户恢复生产和培植税源的重要性,因此得到朝廷支持。

磨砺苏轼 心胸宽广

陈希亮和同乡苏轼还有一段同事经历。苏轼中进士后,曾任凤翔签书判官,而当时的凤翔知府正是陈希亮。当年,苏轼因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名动京华,年少气盛,恃才自负,陈希亮有心磨其傲气,便故意磨砺于他。

\

 

《凌虚台记》宋 苏轼

某日,一个下级小吏因慕苏轼的才华,当着陈希亮面称其为苏贤良。陈希亮随即反驳:“一个小小的签书判官,称何贤良?”此话让苏轼颇感难堪。不仅如此,苏轼文笔极好,但每次呈送给陈希亮的文稿,都被要求一再删改,这让苏轼大为不悦,觉得自己被有意刁难。甚至,当苏轼求见陈希亮被拒绝时,还作《客次假寐》进行暗讥:“竭入不得去,兀坐如枯株。岂惟主忘客,今我亦忘吾。同僚不解事,愠色见髯须。虽无性命忧,且复忍须臾。”但年轻的苏轼哪里知道,这是陈希亮有意磨砺他的性子,好让他日后在仕途上少吃亏。

后来,陈希亮在凤翔建起了一座凌虚台,想请苏轼作记,苏轼心想机会难得,便在文章中写下讥讽之语,如“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等。谁知陈希亮读后,令人不易一字刻石,并慨然感叹:“吾视苏明允,犹子也;苏轼,犹孙子也。平日故不以辞色假之者,以其年少暴得大名,惧夫满而不胜也,乃不吾乐耶!”可见陈希亮心胸宽广,暗中对苏轼这位有才华的后辈极为关注。

宋代的凌虚台早已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如今陕西凤翔县东湖公园中,又建起了新的凌虚台,记录下了这一对同乡相交的往事。

苏轼著述颇多,但几乎不与人写行状墓表。但陈希亮去世后,苏轼却破例为他作《陈公弼传》,文章中写道:“公于轼之先君子为丈人行,而轼官于凤翔,实从公二年。方是时年少气盛,愚不更事,屡与公争议,形于言色,已而悔之。”此后,当有人称赞苏轼的为官才能时,苏轼则答曰:“我是从欧阳公及陈公弼处学来的。”在与友人聊天时,苏东坡也曾言:“吾蜀前辈有吏能者,唯何圣从、陈公弼二人而已……”言辞之间充满了对陈希亮的尊敬与推崇。

相关热词搜索:

下一篇:“天下成都·濯锦”丨章仇任蜀 文治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