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网站头条 > 正文

关于基层产权“应进必进、阳光交易” 专家这样说......

发布时间:2024-01-16 23:17:12       来源:成都市纪委监委

“拓展群众参与‘应进必进、阳光交易’渠道,发挥社会监督、群众监督作用。”

“进一步明晰政府和市场界限,在加强监管的同时,让基层对交易有更多选择权。”

……

\

1月12日,成都市基层产权“应进必进、阳光交易”专家研讨会在成都市纪委监委举行。

来自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蒋远胜,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院副院长贾晋,省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四川省廉政建设研究中心秘书长廖冲绪,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主任吴欣,成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春和,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县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敬尧团队代表丁亮等6位专家学者,以及省政协委员付少杰、市人大代表廖德福、市政协委员冯卫东参加了研讨会。

“市纪委监委推动‘应进必进、阳光交易’,是党全面领导的具体体现,也是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生动实践。运用小切口入手,能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省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四川省廉政建设研究中心秘书长廖冲绪道出了心中的看法。

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主任吴欣认为,这项改革是市纪委监委主动融入中心工作、融入国家战略的生动实践,充分体现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战略意识和长远眼光。“改革一定涉及利益,但凡调整利益关系,就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党的领导至关重要。”

\

\

\

\

\

\

会上,专家们还结合前期赴四川天府新区、金牛区、龙泉驿区、郫都区、崇州市、蒲江县等地开展实地调研的情况,围绕基层产权“应进必进、阳光交易”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以及意见建议进行深入研讨,为深化基层产权规范交易提供智力支持。

在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蒋远胜看来,通过“应进必进、阳光交易”,快速促进成都基层产权交易的规范化,同时发挥“大手牵小手”作用,也促进了德眉资的规范化,对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促进同城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建议,赋予产权金融功能,探索将农交平台拓展到全省,进一步激活县域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发挥金融机构信贷、保险、担保等支撑。

“通过产权交易小切口,全面带动和提升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水平,提高了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院副院长贾晋建议,探索以“村集体+平台公司”模式,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对产权项目收储,平台公司与村集体合作,对收储的资产资源进行规划、开发、招引其他社会资本等,进一步促进城乡资源要素流动,激活沉睡资产。

如何有效预防微腐败?“农村‘三资’具有量大、交易额小、非标化的特点,将这些纳入平台公开交易、留痕存证,能够实现过程性监督,大大降低监督成本。”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县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敬尧团队认为。

成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春和建议,完善农村“三资”交易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群众在村级监督中的“探头”和“触角”作用,实现监督主体的多元化,构建“众人监督”体系。

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认真研究专家的意见建议,促进成果转化,探索推进基层产权“应进必进、阳光交易”在源头治理微腐败、强化行业监管、盘活资源要素、促进集体经济增收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市农业农村局、成都交子金控集团、成都农交所以及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第三纪检监察室、第五纪检监察室、第六纪检监察室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文字:王雪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