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缨锦江,清流万里。12月28日,由成都市纪委监委指导、成都日报社主办的2023“濯锦”廉洁文化融媒体作品观摩交流活动举行,旨在充分发挥媒体优势,进一步提升全市各地各单位廉洁文化融媒体作品创作能力和水平,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清廉蓉城”建设,积极弘扬清风正气,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成都篇章贡献力量。
今年以来,成都市纪委监委坚持以做优廉洁文化“濯锦”品牌为牵引,着力打造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体系,推动“廉元素”融入城市景观、滋养文化品格、浸润市民生活。全市上下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廉洁文化融媒体系列原创作品,涵盖短视频、微动漫等,大力传播廉洁理念、持续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氛围。
“濯锦”故事大家谈
建设“润物无声”的廉洁文化
此次活动包含“濯锦”廉洁文化融媒体作品分享、“濯锦”故事大家谈,以及专家主题培训等内容,通过跨界互动,共话“濯锦”廉洁文化命题。
在“濯锦”故事大家谈环节,作为今年“濯锦”廉洁文化融媒原创作品代表,《案说规纪法》《濯锦风之廉说三国》《蓉纪串串香之川辣情景剧》《濯锦风之巴蜀先贤四千年》《濯锦风之撷英拾萃》等五个优秀创作团队,与大家分享了“屏前幕后”的创作故事。
如何产出优质的廉洁文化作品?武侯区纪委常委张毅现场分享,“一些普规普纪的宣传内容相对枯燥,如何让廉洁文化走进千家万户,抓取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是关键。”在他看来,巧妙结合热点地创作产品、邀请熟稔廉洁文化的专业人士参与,打造廉洁文化IP,从谋划之时就具备传播属性。
讲好廉洁故事,选择“切入点”是关键。成都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精品节目部主任龙梦伽介绍了团队在创作过程中,以司马相如学习“偶像”蔺相如,成为一代“辞宗”“赋圣”的故事为切入点,挖掘展示成都千年历史文化积淀中的廉洁基因,并讲述了在廉洁文化创作中,保持严谨、以事实为依据塑造典范人物的重要性。
“将文字化的表达转化成视频形式,是提升廉洁文化吸引力的重要方式之一。”成都日报社视觉中心记者刘阳现场向大家分享了《濯锦风之撷英拾萃》系列的拍摄心得,廉洁文化作为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物,通过“润物无声”的表达,让观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化熏陶,使清廉文化理念“于无声处”地落地生根。
干货满满
3名专家现场培训授课
“如何用融媒体思维生动展现新时代廉洁文化的创新表达?”在交流培训环节,三位专家给出了答案。
“短视频适合在移动、短时状态下观看,具有真、新、奇、短、精、美、快等特点。”新华社高级记者、四川分社音视频采访部主任杨华带来此次交流培训的“第一课”,他从短视频的表现形式、前期准备、后期制作等方面讲起,详细介绍了短视频标题制作的14个要点、音乐选择、字幕制作注意事项等,深入浅出分享如何做好短视频新闻采制,让廉洁文化通过视频化的语言入脑入心、润物无声。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最高奖金像奖获得者王瑞林,通过大量摄影作品,讲述如何让镜头“说话”,“纪检监察工作的记录,是需要投入大量时间、长期记录的领域,‘浅尝辄止’是不行的,需要脚踏实地,做一个长期主义者。”在王瑞林看来,与新闻摄影不同,廉洁文化作品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针对性,记录者需要具有跨界学习的能力,除了视觉冲击性之外,还要综合研判示范影响、态度价值、传播属性等,“要选择好适合视觉表达的内容,找到系统内与系统外表达的连接点”。
从选题到拍摄要素,从景别到灯光,从影片结构到剪辑基础知识,二更&更火成都公司高级导演、山一国际女性电影节最具女性独立精神奖得主秦雯,以《非虚构视频的定位与创作》为题,为大家带来了一场专业“知识点”密集的视听语言课。“好的叙事,是层层递进的,廉洁文化故事的讲述,需要我们透过表面,去探究内核与机理。”秦雯说,讲好廉洁文化故事,需要“吃透”内容再进行故事线架构,建议用好视听语言,多在选题上发力,只有完整的故事才能打动人,才能深入人心,与观众共鸣。
“积极融入廉洁文化建设,让廉洁成为一种社会风尚,正逐渐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优秀作品创作经验的分享和各位专家的精彩讲授,让我感受到了廉洁文化的力量”......培训交流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将结合实际,深入挖掘成都廉洁文化基因,讲好讲活这片土地上的廉洁文化故事,让清廉元素真正成为公园城市的有机构成。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