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堰,廉吏清风。初冬时节,前来都江堰水利工程参观的人仍然络绎不绝。离堆公园堰功道旁,丁宝桢的雕像巍然肃立,默默注视和影响着后人。
11月29日,由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纪委监委主办,成都市社科联(院)、成都市广播电视台和都江堰市纪委监委承办的“金沙讲坛·濯锦系列”第五期走进都江堰。都江堰市文物保护和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文博馆员付三云作为本期嘉宾,讲述丁宝桢公忠体国、爱民养民、清白传家的事迹。
都江堰市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文联协会、劳模工匠、文化学者代表,都江堰市纪委监委机关干部、市监委特约监察员代表以及部分市民群众参加此次讲坛。
活动正式开始前,参观者们沿着都江堰“浩气李冰”勤廉文化教育基地“一道、一馆、一堂、一广场”教育线路,聆听历代官吏治水建堰故事,感悟勤廉精神。
讲座现场,讲解嘉宾从毁家纾难屡立战功、刚正不阿不畏权贵、德厚流光改革弊政、作德于民勤于政事、计谋虑远着意国防、清白传家福泽后人等六个篇章,讲述了丁宝桢充满传奇的一生。
作为晚清名臣,为何丁宝桢在辞世100多年后,依然为后世铭记?他的为官之道又给今人哪些思考?
“丁宝桢到任后率成绵龙茂道丁士彬等,亲赴都江堰‘前后亲勘十二次’,一面筹款十二万余两,先行启动都江堰渠首岁修工程,一面紧急上报。”跟随嘉宾的描述,一代名臣的形象展现眼前:他勇于任事,在任期间兴水利、办书院、整吏治、恤民困;他以爱民养民为第一要事,凡有害民者,必尽力除之,有利于民者,必实心谋之;他治家从严,告诫子孙“事事悉存忠厚之心,不敢侮人,不敢慢人”“不可妄取民间一钱”……
生动的史实故事,吸引了不少游人前来聆听。
“小的时候就听父辈讲过丁宝桢的故事,今天听了这场讲座,了解得更深入了。”都江堰市灌口街道南桥社区的邓俊麒说,将把丁公清廉勤俭等品质融入到自己的家庭和生活中,影响更多的身边人。
“丁宝桢清廉为官的作风,以及他的家风家规深深触动了我。”苟焕森是来自都江堰市委党校的一名年轻老师,他说,这些治水能臣廉吏身上所散发的精神伟力,激励着今天新时代干部继续不懈拼搏奋斗,我们也要传承并弘扬好这种勤俭节约、清正廉洁的优良传统。
“‘金沙讲坛·濯锦系列’在都江堰开讲,对传承古堰勤廉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来自都江堰市档案馆的王克明表示,都江堰水利工程不是一劳永逸,而是包括丁宝桢在内的历代堰工传承接力的结果,他们的优秀品质和精神值得我们传承发扬,“作为一名档案人和地方文化研究学者,将继续为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成都的母亲河锦江,起始于都江堰,一江清流滋养着城市底蕴。”成都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以做优廉洁文化“濯锦”品牌为牵引,着力打造匠心独具、脉络清晰、神形兼备的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体系,推动廉元素融入城市景观、滋养文化品格、浸润市民生活,让“濯缨锦江、清流万里”的理念在蓉城大地涤瑕荡垢、蔚然成风。(文字 程廷静)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