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四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对大抓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作出部署,深化“十大领域”专项治理,进一步拓展治理范围和深度,严肃查处贪污侵占、截留挪用、虚报冒领、吃拿卡要等行为,深挖背后的为政不勤、为政不公、为政不义、为政不廉等问题,健全完善群众参与监督、便捷评价等机制,坚决惩治群众身边的“蝇贪”。
在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基础上,今年如何拓展治理范围和深度?不久前,成都市纪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群众身边“可视”“有感”腐败和作风问题“十大领域”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细化“十大领域”专项治理的内容、重点及工作要求。
在乡村领域,增加农村产权交易规范化建设、耕地保护、饮水安全保障等内容;在医疗领域,增加医疗工程建设索贿受贿及民营医院虚假宣传、非法行医等内容;在执法司法领域,增加执行案件恢复执行程序久拖不立、律师公证和司法鉴定行业监管不力等内容……结合2022年专项治理实效和案件查办情况以及群众诉求需求,《通知》对10个领域的治理内容作了新的调整,并同步部署基层重点岗位重点人员专项治理,以“10+1”治理方式切实增强治理工作的指导性、精准性和实效性。
聚焦范围宽泛、切口不精准、重点不突出的问题,《通知》进一步明确,在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领域中,增加勾结中介违规谋利、政务窗口智慧化程度不高、服务群众中冷硬横推及效率低下等内容;在城市住房建设管理领域,将“建设单位不按期、不足额拨付人工费及劳务分包单位或班组长恶意欠薪”内容调整聚焦为“工程建设项目拖欠农民工工资及弄虚作假套取农民工工资专户资金”。
“作为新增的‘1’,《通知》要求同步加强基层重点岗位重点人员专项治理,重点整治基层站所(校、院、中心等)用权不廉、办事不公、作风不实、服务群众效率低下等问题,镇(街道)的站长、所长、校(园)长、院长及中心主任等基层单位‘一把手’虚报冒领、截留挪用、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行为。”成都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相关负责人表示。
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坚持把深化“十大领域”专项治理作为做好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举措,持续强化办案引领,聚焦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紧盯重点领域、重要环节、关键岗位和人员,有案必查、有腐必惩、风腐同治,2023年以来,共查处违纪违法案件601件721人,督促主动讲清问题23人次,上交违规违纪资金167.1万元,聚焦基层重点岗位重点人员专项治理,严查截留挪用、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问题78件102人,鲜明大抓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导向。
“市级各责任单位将深化专项治理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有力抓手,认真履行谋划部署、协调调度、督促指导责任。”成都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各领域的牵头和责任单位要细化完善该领域治理方案,向社会和群众公开监督举报和反映问题方式,抓好行业监管、群众评价等要求的责任分工落实,从具体事、具体工作入手,指导督促各行业领域上下联动,着力推动“十大领域”专项治理走深走实。
成华区
创新打造“指尖评廉” 助力专项治理
今年以来,成都市成华区纪委监委在推进“十大领域”专项治理过程中,结合“作风监督评议”“码上巡察”“码上举报”等线上监督平台,升级创新“指尖评廉”微信小程序,梳理“10+1”领域涉及的37家单位、11类43个群众身边“可视”“有感”腐败和作风问题风险点,以群众评价为导向,以行风治理为切口,在全区各类公共场所全覆盖设置二维码,畅通群众对各领域窗口服务等相关工作的监督和评价渠道,并实现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扫码评议。
“我们将通过后台系统把依法办事、办事成效、服务能力、工作作风、廉洁公正5项数据转化为量化指标,纳入各领域牵头单位主体责任考评体系,并定期通报,综合运用‘九责工作法’推动‘十大领域’治理所涉及的职能部门切实转变作风。”该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已推动解决群众关心关注问题109个,收到问题线索25条,发出督办通知书18份,党纪处分5人,组织处理3人。
龙泉驿区
数字赋能 打造智慧养老云平台
为空巢老人安装智能守护系统,是成都市龙泉驿区推进“可听可视可感”智慧养老云平台建设的一项举措。龙泉驿区纪委监委紧盯养老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养老机构和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管理、监管乱象为重点,督促区民政局结合群众需求和场景应用,打造智慧养老云平台,实现养老服务全要素监管、养老资金全流程监管、养老机构全透明监管。
龙泉驿区将17万余名老年人、18个养老服务片区、29家养老机构、86家日间照料中心、28个老年人助餐点等信息录入云平台,进行分类统计、分项标注、分层管理,画好养老服务基础数据地图,实现“一网统揽”。针对高龄津贴、床位补贴、助餐补贴等资金流量较大的项目,通过云平台开发专项业务模块,做到线下申请、后台审核、线上发放、实时监管,资金流水及台账可检索、可追溯,确保“不漏发一人、不多发一分”。
温江区
“五权”并举 深化医保基金欺诈骗保源头治理
成都市温江区纪委监委聚焦医保基金监管难点堵点,通过优化机构设置“分权”,按照业务流程设置区医保基金监管机构,形成上下链相互制约、相互监管模式。搭建医保业务全流程信息化系统“限权”,实现医保报销审核由“人工”到“智能”转变,实现支付方式由“按项目”向“按病组”转变。探索实施实时动态场景监控“亮权”,采取生物特征识别等技术,实时动态监管急重病人真实性、分布情况、治疗时长等信息,并构建医保信用评价体系,将评价结果以挂牌形式向社会公示,目前已公开“亮相”失信机构43家(次)。
为确保每一分医保基金都用在“刀刃”上,该区完善业务制度“制权”,系统梳理形成包含141个风险点的医保基金监管风险清单,制定完善业务制度27项。强化巡查稽核“管权”,聚焦“假病情”“假病人”“假病例”等欺诈骗保行为,建立“定期巡查+靶向稽核”融合式全领域模式。截至目前,累计检查定点机构535家,查处金额1123.58万元,处理医保医师103人,解除医保服务协议5家,移送公安机关案件1件。
都江堰市
紧盯道路“病害”问题 守护群众“脚下安全”
“永安大道学府路口路面破损,影响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希望你们能联合相关单位及时修补道路。”近日,都江堰市纪委监委驻市综合执法局纪检监察组在该局党组会上进行反馈。
今年以来,都江堰市聚焦城市住房建设管理领域,紧盯群众关切,整合该市综合执法局、道路管护公司等相关单位力量成立道路情况专项巡查小组,“地毯式”排查城区居民小区周边道路。同时,全面梳理市长信箱、“城市管理微管家”微信、12345网络理政等平台上群众反映的城市路面破损、坑凼、龟裂、沉降等道路“病害”问题10余处,由都江堰市纪委监委驻市综合执法局纪检监察组联合驻在部门成立工程监督推动组,紧盯问题,针对不同道路、不同情况科学制定“一路一方案”,推动道路“病害”问题整改落实到位。截至目前,累计修复彩虹大道北段、蒲阳河北路堰山河畔等10余条道路约4000平方米。
邛崃市
聚焦乡村领域 做实监督管好资金账
最近一段时间,邛崃市固驿街道凤林村的公示栏上,正在公示村集体资金使用情况,来往群众纷纷驻足查看……村民李大哥对前来走访监督的纪检监察干部表示,除了公示外,村里开会时也会告诉大家资金使用情况,账目都明明白白。
聚焦乡村领域治理工作,邛崃市纪委监委驻市农业农村局、驻市财政局联动职能部门业务骨干在今年开展了农村集体资金监管、简易审批村庄建设项目监管、“一卡通”惠农惠民财政补贴监管、“四好农村路”建设监管“四项行动”专项监督,发现并移送问题线索16件,立案7件,有力推动专项治理取得实效,切实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与此同时,邛崃市纪委监委坚持办案引领,对监督检查、信访举报、巡察反馈、走访调研等问题线索深入研判、严查快办。自“十大领域”专项治理开展以来,该市已查处相关问题144件180人,让治理工作“可视”“有感”,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陈艾 王雪钰 程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