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驻监督“探头”“前哨”作用怎样更好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如何有机结合?
4月28日,成都市纪委监委召开派驻机构工作推进会,传达学习市委办公厅《关于深化市纪委监委派驻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宣读派驻机构新任领导干部任职通知,向6家市属高校、14家市属国企派驻机构授牌,市级部门、市属高校、国企主要负责人和派驻机构主要负责人代表作表态发言。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刘光辉出席会议并讲话。
解读《实施意见》完善派驻监督制度体系
“召开此次工作会,主要目的就是对深化派驻机构改革重大部署和重要要求进行再部署、再强调,推动派驻机构职能更加优化、运行更加高效……”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在会上强调。
派驻监督是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力量。但从实际运行和履职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忽视。对此,成都按照中央纪委、省纪委关于派驻改革要求,出台《关于深化市纪委监委派驻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为派驻机构规范运行、履职尽责提供制度遵循,进一步提升派驻监督质效,持续擦亮派驻监督“探头”。
《实施意见》包括加强统一领导、突出监督专责、强化执纪执法、健全工作机制、推进市属国有企事业单位派驻机构改革等5个部分17项内容,对健全完善派驻监督体制机制,发挥派驻机构职能作用,推进国有企事业单位派驻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具体举措。
因时而动,更好发挥监督专责,此次派驻机构改革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强化服务公园城市建设、赛事名城打造、环境综合治理、国资规范管理等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新设驻市水务局、市公园城市局等5个派驻机构;注重统筹职能职责,优化机构设置,撤销驻市司法局、市审计局纪检监察组等5个派驻机构,对15个派驻机构监督范围进行调整;此外,综合考虑派驻机构监督范围、监督对象、系统规模、工作任务等因素,对31个派驻机构的编制职数进行调整,推动派驻机构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
“新设置驻市体育局纪检监察组,充分体现了市委、市纪委对加快建设世界赛事名城、高质量发展体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作为新任驻市体育局纪检监察组组长,同时又承担大运会执委会纪检监察和审计部相关工作,我将努力勤勉、尽职尽责、扎实工作,不断筑牢体育事业和大运办赛的廉洁底色。”驻市体育局纪检监察组组长、成都大运会执委会纪检监察和审计部党组成员、专职副部长龙太利表示。
现场授牌 彰显“派”的权威
此次派驻机构改革,市纪委监委向6所高校和14户国有企业派驻纪检监察组,保留其内设纪委,派驻纪检监察组与高校、国企纪委合署办公,由市纪委监委直接领导、统一管理。此次机构调整,标志着市属国有企业、高校纪检监察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将得到有效增强,监督作用也将得到更好发挥。
“派驻机构改革后,对于我本人来说是身份角色的转化,既是纪委书记,更是派驻纪检监察组长。既是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校教育从业者,又要努力成为守护海晏河清政治生态的政治家。”驻市技师学院纪检监察组组长,市技师学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苗培彬表示,将持续深化“1+4+N”大监督体系建设,以政治监督为牵引,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把纪律挺在前面,形成党委全面监督、纪检监察组专责监督、校内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监督体系,深入推进学校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机制落地落实。
“作为集团党委书记,我将主动适应国有企业纪检监察体制的重大变化,积极支持由‘同级监督’转变为‘上级监督’的新常态、新要求,与派驻纪检监察组共同将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落到实处。”成都交子金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永强郑重表态,全力支持派驻纪检监察组工作,切实为派驻纪检监察组履行监督专责创造条件、提供保障,让派驻监督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这次改革不是简单的换个名称、加块‘牌子’,而是职能定位的重新调整、履责身份的持续完善、监督理念的深化重塑。”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强调,派驻机构作为市纪委监委重要组成部分,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自身建设,推动驻在单位加强内设和下属纪检机构建设,尽可能做到全面覆盖、专职专管,不断提升纪检监察干部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做到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廉。(文字 王钦)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坚守重要节点 坚决纠“四风”树新风
下一篇:成都市纪委监委派驻机构工作推进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