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网站头条 > 正文

开局冲刺丨“办不成事”窗口,事办成了

发布时间:2023-02-07 14:10:00       来源:成都市纪委监委

近日,成都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座谈会,发出开局即冲刺、聚力服务企业支持市场主体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和鲜明导向。

成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机构)迅速行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中央和省、市纪委全会精神,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政治功能和政治属性,做实政治监督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四川天府新区:当好营商环境“护航员”

“窗口工作人员非常细致耐心,有了这个‘办不成事’窗口,我少跑了很多路,太方便了!”在政务服务大厅,四川天府新区纪工委监察工委向前来办事的企业了解业务办理情况,询问其节后复工复产过程中是否遇到困难。

\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是四川天府新区坚持“马上就办、办就办好”,有效解决企业群众“办不成事”难题的有效举措。2021年5月以来,该区已设立“办不成事”受理专窗135个,受理企业群众各类诉求93个,办结率100%。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该区党工委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系列工作部署,四川天府新区纪工委监察工委做深营商环境专项监督,强力正风肃纪,优化发展环境,持续涵养公园城市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让“办事不求人、办成事不找人”成为四川天府新区名片。

用心用情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打造高效便捷的服务环境,让优质精细“落到实处”,该区纪工委监察工委制定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措施15条,围绕推动企业稳产增产等重点任务,选派35名纪检监察骨干,扎实开展“党旗领航、同心同行”“亲商暖企服务季”等专项活动,走访企业300余家,送政策、帮企业,送服务、解难题,督促设立政府产业引导基金15.15亿元,帮助113家企业融资1.89亿元,推动制定支持企业上规入库等系列配套政策,有力保障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针对政商交往“亲”“清”不分、吃拿卡要,服务群众贪污侵占、截留挪用等问题,该区纪工委监察工委依托“政商廉盟”平台,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环境、净化治理环境·纪工委在行动”,布局建立一批监督“明哨”和“暗哨”,择优选聘一支特约监察员队伍,及时发现和查处侵害发展环境的行为,坚决纠治“躺平式”“鸵鸟式”“甩锅式”干部,坚决保护担当实干、敢闯敢试的干部,切实营造国家级新区“放心干事、大胆干事”的浓厚氛围。

成都市双流区: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后劲

“窗口的工作人员有没有推诿?一次性告知是否全面?”节后上班第一天,成都市双流区纪委监委成立3个工作作风专项监督检查工作组,对区行政审批局政务服务大厅、区住房保障中心政务服务大厅等8个窗口单位节后工作纪律开展监督检查,狠抓窗口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

“我们采取常态化的明察暗访,对分管领导、窗口人员开展谈心谈话等措施,监督检查相关单位对‘仅跑一次’‘证照合一’等制度执行落实情况,护航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该区纪委监委党风室相关负责人说。

\

近年来,双流区纪委监委以群众和企业的办事诉求为出发点,持续开展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领域问题专项治理和净窗行动,聚焦政务服务大厅窗口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办事速度和过程监督等,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多措并举,切实提升服务效能。同时,充分利用“企业咖啡时”“市民茶话吧”两个平台,积极搭建沟通渠道,持续倾听企业呼声,建立信息同步掌握、工作同步推动、结果同步问效的全链条工作机制,精准监督执纪问责,帮助企业化解经营难题,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后劲,助力营商环境提质升级。2022年以来,先后走访企业293次,推动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92个,建立健全相关机制6个,立案查处损害营商环境问题19件22人。

下一步,双流区纪委监委将持续紧盯营商环境建设,综合运用“九责工作法”,督促相关单位压实主体责任。通过建立健全联防联控、“纪巡审”联动等监督工作机制,构建纪律监督、巡察监督、审计监督、职能监督联动的工作新格局,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提升市场主体的满意度和获得感,进一步推动亲清政商关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