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网站头条 > 正文

“应进必进 阳光交易”!——成都全力深化农村产权交易规范化建设

发布时间:2022-11-19 07:11:00       来源:成都市纪委监委

\

村里的集体果园承包给了谁、工程项目由谁建、村里的资金用在了什么地方……直接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纪检监察机关如何立足职能职责,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认真履职履责,以农村产权交易规范化建设为突破口、契入点,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推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践行“人民至上”理念,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推动全市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取得实效,提升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水平,11月16日,成都市农村产权交易规范化建设现场会在蒲江县召开。会前,参会人员前往蒲江县云顶水乡闲置资产活化点位和云顶·原乡艺宿宅基地流转点位进行考察参观。会上,有关单位作交流发言。

\

1.厘清底数 确保农村产权交易“应进必进”

农村集体“三资”历来是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也是农村基层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易发多发地带。纪检监察机关在查办案件中发现,农村“三资”的管理使用,因资金量不多、单个项目不大等原因,在使用监管上存在放松忽视和缺少政策制度规范监管,容易产生农村基层“微腐败”。

今年6月,成都开展“应进必进 阳光交易”专项行动,并确定在蒲江县、郫都区、龙泉驿区和金堂县4个区县率先开展试点探索。

底数清、情况明,才能确保“应进必进”。在龙泉驿区,由该区纪委监委牵头,推动主管部门、镇、村各负其责,对全区10个街镇、123个村(社区)集体“三资”进行全面清理、全面摸排、逐一踏勘,核查项目实际位置、资产现状、实际面积等情况,厘清资产权属关系,切实摸清底数。目前完成755宗“三资”项目、400宗闲置农房入场准备。

“成交!”9月26日,通过8轮向下竞价后,成都市首宗地方储备粮(采购)项目在成都农交所蒲江分公司顺利成交,这是自今年储备粮轮换纳入成都农交所交易平台后的首个项目。

\

为了破解“交易什么”的问题,前期,蒲江县在全县8个镇(街道)84个涉农村(社区)开展集体“三资”专项清理行动,全面清产核资、完善确权登记。建立农村集体“三资”数字信息资源库,实施数字化建档,形成673宗集体资产资源台账、42宗实景影像资料,追溯已交易数据74宗。

在此基础上,蒲江县分层组织专家、司法、职能部门、镇街、村社论证“三资”项目进入平台交易的必要性、可行性,重点厘清“小微工程项目”及“政府采购目录外项目”中农村集体资金使用的空白地带,形成四大类36子项《交易目录清单》,基本实现“应进必进”。

2.规范有序 将农村产权交易晒在“阳光”下

\

“项目面积206亩,较上轮流转单价增幅421.74%,为村集体增收222.48万元……”会议现场,一组数据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2015年5月,蒲江县鹤山街道张塘村206亩集体果园由村委决策后对外协议流转,价格207元每亩每年。2022年5月流转期届满后,于7月8日通过农交所公开挂牌流转,成交价较线下交易每亩高出870元。

张塘村集体果园项目并不是个例,在金堂县高板街道,大禹村小学自2005年开始闲置。2022年9月,大禹村村委会委托成都农交所金堂公司挂网招租,最终于11月7日由自然人向某某以每年2000元的价格竞得。

农村产权规范化交易,关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合法权益,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流转必须全部入场规范交易,其管理和运作都要在阳光下进行。

“龙泉驿区纪委监委会同区农业农村局制定《加强农村集体资金采购管理》《农村资源、资产交易规则》《“应进必进 阳光交易”联络员考核激励办法》等各类配套制度,明晰‘操作规则’……”

“郫都区纪委监委督促农林牵头,财政、街镇村配合,建立健全资金管理等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制度7项,完善集体资产台账管理等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6项,优化集体资源经营管理等农村集体资源管理制度4项,形成定期资产清理、动态掌握资源的管理制度体系……”

在试点探索中,蒲江县、郫都区、龙泉驿区和金堂县纪委监委统筹部署,督促地方多个职能部门研究制定“应进必进 阳光交易”配套政策措施,确保农村产权规范化交易有规可依、有据可循,经得住群众、历史和纪法的检验。

“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规范了招标流程,同时提高了资金利用质效,”蒲江县寿安街道大漕村村支部书记陈建忠感受颇深,“平台对招标项目本身进行了事前事中事后的监控,杜绝了暗箱操作等廉洁风险,保障了村民的合法权益。”

3.信息支撑 构建全过程全链条智慧化监管

\

相比传统监督手段,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的“数据监督”,具有逻辑严密、科学客观、精准快捷的显著特点,不仅可以关联整合多渠道数据资源,拓宽发现问题的途径和渠道,同时能有效避免主观因素影响。

“充分发挥信息科技监督优势,让数据多‘跑路’,提升监督的精准度和快捷度。”金堂县纪委监委负责人介绍,该县在大数据精准监督平台“金睛”系统,构建了6个监督模型,畅通同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的信息共享机制,运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手段,将监督措施内置于“三资”阳光交易全流程。

今年以来,金堂县通过该系统累计筛查发现农用地经营权(林权)违规二次流转、村(社区)干部违规领取服务费等方面问题数据230条,查处村(社区)资金管理问题20件25人,有效整治群众身边“微腐败”、规范“微权力”。

\

运用科技手段助力监督,早在多地推广运行。作为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县,今年崇州市成功入围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此次现场会,崇州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也进行了分享:“以智慧崇州建设为契机,督促制定《崇州市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系统数据信息报送工作制度》,依托成都市农村‘三资’管理平台,把‘三资’‘存’在线上、‘管’在线上。”通过定期检查核对组织管理、清产核资、资金管理、资产管理、资源管理等数据,对异常数据发出预警提示,今年以来,发出预警提示248条,对工作进度缓慢的2个镇(街道)进行通报。

“项目交易完成后,督促及时利用‘数字农交’及时公开,纪检监察组织定期会同农业农村、规自、财政等部门进行抽查,避免进入平台交易产生新的腐败问题。”龙泉驿区纪委监委制定《“应进必进·阳光交易”监督工作细则》,分层级、分时段开展跟进监督,严防应进未进、暗箱操作、权力寻租等问题。 

4.务求实效 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成都品牌”

农村产权交易规范化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举措,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是提高乡村治理能力,推动农村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一次农村生产力的解放,也是防治腐败的重要手段。

“要认真落实‘全周期管理’理念,全面系统整体推进农村产权交易规范化建设。相关职能部门、镇(街道)、村(社区)要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厘清职能职责,各履其职、各负其责、各尽其能,认真推进产权交易规范化建设各项工作,坚决杜绝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成都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刘光辉强调,纪检监察机关要扎实履行监督专责,充分发挥统筹推动和监督作用,运用好“九责工作法”推动工作和解决问题,在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上趟出一条路子,着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成都品牌”。

\

“市纪委监委主导推动的农村‘三资’进场交易探索,是知民难解民忧、为民护民助民的生动实践,郫都区有幸先行先试。下一步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统筹协调推进,共同促进农村‘三资’阳光交易、阳光运行、阳光监督,确保共同富裕成果公平惠及每一位群众。”郫都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陈蓉表示。

\

金堂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县委巡察办主任(兼)杨文波表示:“我们始终坚持脚踏实地,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压实责任,一个领域一个领域摸准问题,推动各部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下一步将不断深化‘三资’阳光交易监督效能,为持续推进乡村治理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

“通过实地参观、交流做法、总结经验,为我们进一步深化‘阳光交易’工作启发了思路、提供了指引。”龙泉驿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杨波表示,将进一步推动农村集体“三资”有效利用、有效监管,擦亮“阳光交易”名片,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

“今天的会非常及时也非常关键。”成都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王红强表示,鼓励和引导农村产权规范有序地流转和交易,能为乡村建设发展导入先进生产要素,从而来促进乡村振兴。“下一步将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推动和引导农村产权按照‘应进必进 阳光交易’原则进入市场规范交易。”

\

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党总支书记、董事长徐达泉表示:“接下来,将协助主管部门做好‘三资’摸底,进一步细化完善流程设计和实施细则设定。同时加强平台建设,提高资产处置、招商引资和交易撮合等能力,实现‘三资’交易项目全动态监控,确保‘应进必进 阳光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