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的一项重要内容,“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被写进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
食品药品安全关系着千家万户,与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今年以来,成都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围绕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开展专项治理,重点整治在网络餐饮、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等问题。同时,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紧盯未成年人食品监管工作中职责不清、推诿扯皮、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着力推动治理工作,让扎实成效真正惠及民生。
青羊区在奎星楼街、吉祥街等餐饮网红街区打造“透明餐厅”食品安全示范店
“督哥来了”获网友关注
治理工作更加深入人心
“‘督哥’可请不起客,今天一起来看看他们的后厨……”打开成都市市场监管局的官方抖音号,可以看到近日新发布的一期视频里,“督哥”去到了一家国际知名奢侈品店在成都开设的餐厅里进行检查,引发网友热烈关注。原来,作为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专项治理工作牵头单位的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在抖音平台上打造了“督哥”这一人物形象,推出系列风趣幽默的短视频向网友介绍和宣传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获得网友广泛好评,也吸引了众多粉丝关注。这是市市场监管局坚持大众参与,有效运用新媒体手段,提升专项治理成效的举措之一。
开展专项治理工作以来,通过新媒体平台,市市场监管局向社会公布了3起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的行政处罚案例,并发布21期网络餐饮曝光案例以及15期专项治理短视频。同时,市市场监管局还在官网和微信公众号、政务微博上,公开公示专项治理工作推进情况和投诉举报方式,进一步畅通局长信箱、消费者热线(12315)等渠道,及时处置并回复网友诉求,让治理工作更加深入人心。
在成都市纪委监委的督促推动下,市市场监管局还组织在全市系统内开展工作督查147次,共查纠推诿扯皮、形式主义、监管不力等方面问题586个,立行立改345个,持续整改241个,发现作风问题56件,发现基层涉嫌修改注册时间违规审批腐败问题1件,移送涉嫌违纪违法的问题线索6件。同时,联合市公安局、市农业农村局等五部门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实现中小学、幼儿园周边“每半年覆盖一次”的常态化检查和开学季专项检查机制。截至目前,全系统出动7090执法人次,查办食品药品案件4592件,核查处置商户6032家次,关闭483家无证、无实体门店网餐户,清理249家僵尸户,发放1253张许可(备案)证,指导2920家问题商家整改到位。
“强化监督是我们的职责,通过全程参与方案制定,及时跟进监督,进一步压紧压实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的主体责任,推动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专项治理走深走实。”成都市纪委监委驻市市场监管局纪检监察组相关负责人表示,下沉一线进行调研,运用“九责”工作法,针对发现的问题发出工作提示函,已督促市市场监管局围绕网络餐饮、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未成年人食品等重点领域,自查自纠问题40个,建立完善制度机制9个,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68个。该纪检监察组全面起底问题线索,对200余个行政案件评查结果综合研判,对市市场监管局收到的110余件信访件进行摸排,还对群众在市市场监管局微博、抖音、快手3个平台账号评论留言挖掘延伸,抽查回访行政案件当事人10人,筛查出作风和腐败问题线索8条。
强化问题整改优化线上监管
多措并举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一家外卖店月销量5000多单,被评为干锅店人气榜第二名。而现实中,这家店却只有一个小房间,设备简陋,土豆、胡萝卜等食材被浸泡在塑料容器内,随意摆放在店外……此前,这样一起典型问题发生在成都市武侯区红牌楼附近的商场里。相关问题被媒体曝光后,武侯区纪委监委及时跟进,在督促管理部门严查干锅店脏乱差的同时,还对可能存在的监管不到位问题进行研判,下发督办函,督促开展问题整改。“我们吸取教训、举一反三,推动全区全面梳理排查同类型问题,并发现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商家30户,随即‘点对点’督促抓好食品安全责任落实,切实达到整治一点、治理一片的效果。”武侯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自专项治理开展以来,武侯区纪委监委采取“室组地”协作联动、靶向发力,对涉及该领域专项治理的信访举报、重大问题线索、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媒体反映的热点难点,以及案件查处、追责问责、工作推进等情况,运用“九责工作法”督促属地街道和行业主管部门落实主体责任,并强化跟进督办、过程把关和督促落实,加快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成都是一座美食之都,位于青羊区的奎星楼街是一条著名的美食街,日常吸引很多市民游客前来打卡,享受美食。近年来,网络订餐愈发流行,这也让奎星楼街的餐饮商家业务繁忙起来。
“由于我的工作时间相对不固定,大多数时间我都会点外卖,所以对食品安全非常在意。”家住青羊区少城街道商业街25号院的自由职业者吴女士表示,在了解到外卖软件上有标注“透明餐厅”的商家后,她会更多选择这一类商家。“透明餐厅”是青羊区纪委监委以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专项治理为抓手,联合区市场监管局探索网络食品经营“新监管”模式——在奎星楼街、吉祥街等餐饮网红街区,该区打造网络餐饮“透明餐厅”食品安全示范店。“通过在网络订餐平台上公示相关证照资质、人员健康、店内信息、动态管理、配送过程及售后保障六大标准,实现街区内餐饮门店网络外送订单的全链条透明化监管,进一步提升了群众对于外卖餐饮食品安全质量的信任度,促进商家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青羊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19家商户已加入首批“透明餐厅”,实时在网络订餐平台展示后厨动态视频信息,让线上消费群体可观、可感。
除食品安全外,药品安全也是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今年的一次例行检查中,都江堰市市场监管局发现了蒲阳镇卫生院存在销售过期药品的行为,随即对该卫生院开具罚单,并告知都江堰市纪委监委驻市卫健局纪检监察组。经查处核实后,相关人员受到了党纪处分和组织处理。
为扎实开展专项治理,都江堰市纪委监委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网络餐饮、保健产品、农村食品等问题,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专项行动,实地走访涉嫌违规审批经营主体9家,查看网络餐饮线下经营主体31家,暗访农贸市场、小作坊、农村食品及学校周边经营主体8家。同时,累计检查食品经营单位11937户次、网络餐饮店600余次,核查处置网络餐饮违法违规线索43起,立案查处食品、药品违法违规案件170件,罚没金额116.15万元,针对突出问题发布食品药品安全风险提示、督办通知等14期。自开展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专项治理以来,该市共移交问题线索4件8人,均已进行组织处理。
“食品药品安全关系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经济安全的基础。我们纪检监察机关要深耕主责主业,敢于向问题亮剑,确保治理工作取得实效。”都江堰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道。(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陈艾 程廷静 摄影 胡大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