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网站头条 > 正文

品诗圣情怀!“金沙讲坛·濯锦系列”第二期来啦

发布时间:2022-10-29 15:14:20       来源:成都市纪委监委

\

“中华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杜陵诗境在,寂寞古今情。”

......

10月28日下午,由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纪委监委主办,成都市社科联(院)和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承办的“金沙讲坛·濯锦系列”第二期走进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四川杜甫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四川省杜甫学会副会长徐希平围绕杜甫的清廉思想渊源、精神特质、后世影响等方面,讲述杜甫如何身体力行倡导儒家仁政俭德理念,解读杜甫一生所追求的清廉慎独、纲纪严明、除恶务尽政治理想,引发现场观众强烈共鸣。

\

浣花溪畔,绿竹成荫。“杜甫草堂里听杜甫,别有一番滋味。”来自市纪委监委、市文广旅局、市社科联(院)和青羊区纪委监委、青羊区草堂街道等单位的部分党员干部及自愿报名的市民群众参加此次讲坛,现场聆听、思考、交流,感受草堂岁月沉淀的宁静,体悟“诗圣”忧国忧民的情怀。

\

\

杜甫

纵情庙堂之外,畅游诗之江湖。杜甫在古代巴蜀地区居住约9个年头,创作诗歌近千首,在成都地区创作200余首。杜甫定居在蓉城的几年里,即便在朴素简陋为秋风所破的茅屋中,胸中却依然激荡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高洁理想。这座朴素简陋的茅屋,不仅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也深深镌刻进了成都的廉政文化传统。

\

“儒家传统和忧国忧民的执着深情,使杜甫确立大济苍生的远大理想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他直率狂放的性格,也透露出其疾恶如仇、敢于揭露各种社会弊端的无畏和力量……”徐希平教授饱含深情,将杜甫的精神世界娓娓道来。

\

无论是短暂的为官生涯,还是漫长的漂泊流寓,杜甫时刻关注现实。“息甲兵”“用轻刑”“行俭德”“减征赋”等等,针对百姓和国家的利益有感而发,为倡导清正廉洁、造福于民的为官之道而奔走呼号,为弘扬正气、纯洁世风人情而倾尽全力,表现出正直知识分子维护公理与正义的良知、勇气与斗争精神。“这是中国廉政清白文化之优良传统,也为当代社会所急需。”

“今天是第一次如此深入地了解杜甫,他的精神是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现场聆听讲座后,年近70岁家住草堂附近的冉大爷对杜甫有了新的认识。

\

“能够在这里与杜甫来一场跨时空‘相会’,真的很有意义,也充分感受到杜甫精神不朽的生命力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来自成都市城市管理数字化监督管理中心的青年干部陈茜深有体会,成都是清廉文化的涵养地,除了杜甫之外还有许多清正的人物,从传统文化中去汲取更多的廉洁元素,对我们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有很大帮助。

\

杜甫精神内涵博大精深,是飘扬在中国历史天空中的一面精神旗帜。接下来,市纪委监委将会同相关单位进一步深入打造“濯锦”廉洁文化品牌,深度挖掘成都历史文化廉洁基因、“厚德”元素,不断厚植廉洁文化土壤,弘扬崇廉尚洁新风正气。

(文字 李明韬 姚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