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网站头条 > 正文

纪检监察人手记丨一次不成功的审理“实战”

发布时间:2022-07-22 14:38:14       来源:成都市纪委监委

\

今年3月,成都市成华区纪委监委开始实行“乡案县审”的联合审理模式,在全区纪检监察系统内选拔联审人员,到案件审理室跟岗轮训,我有幸成为了第一批联审人才库成员。

由于平时纪检监察组自办案件的审理工作均是移交区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自己并无太多经验。此次轮训中,我对于审理工作的看法还停留在查阅资料、进行核查的表象上。但当我翻开厚厚的卷宗,看见里面夹杂着的一张张问题标签时,我才明白想要把一个案件调查审理完结,需要付出多少努力。

“卿主任,你说我啥时候才能够练成你们一样的‘火眼金睛’啊?”还记得刚到审理室的第一周,看着堆积如山的案卷材料、党纪法规,我不由产生了“本领恐慌”。

卿主任笑了笑:“孙大圣的‘火眼金睛’那可是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炼丹炉中炼了七七四十九天才拥有的本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加油吧!”

为了尽快提升首批轮训的“新兵”水平,案件审理室的同志们与“新兵”结成“一对一”对子,解答疑问、解剖案例、复盘实操。不知不觉,三个月时间过去,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逐渐上手的我跃跃欲试,便自告奋勇地申请加入审理实务组。

“你按照之前所学的审理模式,试着审理这个涉嫌违纪的案件吧,这个案件涉及到的党纪法规比较多,你仔细把握一下!”卿主任意味深长地对我说。于是,我如愿以偿进入审理实务组开始“实战”。可是,这一战就让我觉得自己“盲目乐观”了!

当我把自己的第一份“考卷”交到卿主任手里时,却等来了他的片刻沉默。“你对审查部门认定的违纪事实有什么看法?他们给予被审查人党内警告的处分建议是否妥当?”片刻后,卿主任向我抛出一连串的问题。

“派驻纪检监察组的同志们工作经验丰富,他们组集体研究决定的,应该没什么问题。”我回答道。

卿主任又是一阵沉默,我开始意识到没那么简单,自己的心跳也在加速。

“案件审理工作都是最后环节,承担着对案件程序、事实、证据、定性、处理的把关职责。所以,我们必须要对案件负责,对被审查调查人负责。”卿主任继续说道。

“对于这个案子,被审查人两次遗忘为伤残军人胡某某办理优抚关系转移业务,本应20个工作日完成的事项托延长达3年,群众反映特别强烈。被审查人违反群众纪律,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依照政策或者有关规定能解决而不及时解决,庸懒无为、效率低下,情节较重应从严处理,持续释放坚决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的强烈信号。”听完卿主任的说明,我才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肤浅。

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我看到了同事们在工作中的不同状态,有的人多次补证、反复研讨,有的人会为确认一个违纪点、一个适用条文而据理力争……原来,案件审理不仅要对被审查调查人审出“理”来,更重要的是督促案发单位整改责任落实、查漏补缺制度机制等深层次问题,实现从“审理”到“治理”的延伸拓展,最大限度发挥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综合效应。

审理工作也需要“工匠”精神,只有严格依规依纪,以认真负责、慎之又慎的态度把好每一个细节,才能确保工作质量,让每一个案件都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作者  成华区纪委监委驻区国资和金融局纪检监察组副组长  李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