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成都市纪委监委与市广播电视台推出“濯锦清风·看部门”融媒体直播活动,聚焦成都市总工会。
成都市总工会机关党委书记刘巍带队基层工作部、政策研究室、经济技术与劳动保护部、法律工作部、保障工作部、宣传教育部、成都职工普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相关负责人,与市纪委监委驻市总工会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人,市纪委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室有关同志走进直播间,以“驰而不息转作风树新风,切实维护职工切身利益”为主题,谈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廉洁自律,阳光回应群众关注关切。
“畅通职工维权渠道,更加精准聚焦、务实解决职工‘急难愁盼’问题”
“成都作为超2千万人口的超大城市,职工数量庞大,市总工会如何务实作为,真正聚焦一线职工的‘急难愁盼’,切实维护保障职工权益?”成都市监委特约监察员张彪现场提问。
“深入一线,常态化开展‘走千家企业 访万名职工’调研活动,掌握职工最真实意见。”成都市总工会机关党委书记刘巍回应:“通过深入基层与职工‘面对面’,收集和掌握他们的问题、意见和建议。在社区就近建立矛盾多元联调机制,畅通职工维权渠道,更加精准聚焦、务实解决职工‘急难愁盼’问题。”
“开展好职工代表大会,常态化开展工会干部基层蹲点,更全面真实收集掌握广大职工群体的诉求反映和意见建议。”基层工作部副部长董光好说,自去年开始,市总工会就采取机关工会干部下基层蹲点,密切联系职工群众。
据介绍,2021年6月至9月,全市抽调36名工会机关干部,深入到28个基层工会开展蹲点活动,解决劳动争议问题401件,涉及职工573人;化解矛盾纠纷117件,指导推动新建各类基层工会247个;新建新就业群体工会44个;推动新发展快递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1507人次。
今年,市总工会还将抽调全市工会干部236名,分两批深入146个基层工会开展不少于三个月的蹲点工作,收集掌握更广大职工群众心声,及时向企业反馈,更加合理解决职工诉求。
“职工可通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网上入会’平台,实现‘一键入会’”
“新经济催生更多新行业从业人员,他们的劳动权益如何保障呢?是否组织建立相应的工会群体,如何入会?”有网友在线上提出问题。
“成都已经出台相关实施方案,就新就业形态群体建会入会‘谁来干、怎么干、干出什么成效’,进行了全面明确。”基层工作部副部长董光好回应说:“近两年,成都成立了推进新就业形态群体工会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制定《成都市总工会推进新就业形态群体工会工作专项工作方案》《成都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集中行动实施方案》,组织开展成都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专项调查,着力推进新就业形态企业工会、行业工会建设、社区联合工会三种建会入会模式。”
截至今年4月15日,全市累计建立各类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组织3923个,累计发展新就业形态群体会员30.1万人,累计建成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工之家”等阵地1346个,示范点位70个。职工可通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网上入会”平台,点击入会专属链接和二维码入会,实现“一键入会”。
如何破解一方就业难、一方用工荒难题?
截至目前,成都市产业工人规模超过500万人、技能人才总量达240.4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73.2万人,一支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工人队伍正加速形成。但一边就业难,一边是年轻人不愿进工厂,工厂留不住年轻人的矛盾依然突出。
梳理发现:自2019年人社部发布“最缺工”100个职业排行以来,制造业职业占比居高不下。最新公布一期排行单中,“最缺工”中有43个属于生产制造及相关产业领域。
“企业招聘需求扩大,但不少企业又面临招工难。薪资待遇、福利生活保障等都是影响青年稳定就业的因素之一。”成都市政协委员、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林永宏说。
成都市政协委员、成都市数字经济商会副会长、中国青创导师朱星伟提道:“工会组织应该在年轻人进入企业后,对其工作时长、技能培养、晋升通道等多方面多加关注和关怀,让其在获得合理报酬的同时,收获更丰富职业能力评价,赢得更多社会尊重和职业自信。”
“面对一方就业难,一方用工荒这样一个综合性社会问题,需要我们在整体人才培养机制上,更加主动作为,努力破局。”政策研究室主任李健回应。
健全企业作用发挥机制。注重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强化国有企业引领、抓好非公企业示范,搭建技能人才晋升体系,打通职业发展通道。健全竞赛选拔机制。完善劳动和技能竞赛体系,推动竞赛同工匠评选、技能等级认定等相结合,加快推进工匠实训基地、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等载体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搭建技能成才平台。健全评选激励机制。完善成都工匠全链条工作体系,构建企业工匠、区县工匠、成都工匠培育选树人才梯队,畅通工匠人才成长通道。
聚焦职工政治思想引领、维权维稳、普惠、技能提升等强化监督
“紧盯市总工会在职工技能培训、普惠服务、表彰奖励等工作推进中可能存在的履职尽责不到位、滥用职权、贪污挪用资金等违纪违法行为,扎实开展日常监督、精准监督、跟进监督。”成都市纪委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室干部丁俊说:“充分发挥总工会联系广大职工群众的纽带优势,加大下沉走访力度,广泛收集职工群众关心关注和反映强烈的问题。紧盯其中可能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履职尽责不到位,甚至漠视或侵害群体利益等问题,一旦发现苗头,将通过发函、提示、约谈、实地督办等形式,督促及时予以整改,严肃查处违纪违法问题。督促市总工会党组认真履行主体责任,为工会领域政治生态形成一个风清气正的内外部环境,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两个维护”,加强政治监督,通过明责、查责、述责等,推动市总工会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地落实落细。市纪委监委驻市总工会纪检监察组二级调研员刘福林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市总工会职工政治思想引领、维权维稳、普惠、技能提升、基层组织建设等重点工作,开展重点监督、跟进监督、精准监督,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痛点,严肃查处群众身边“可视”“有感”的腐败和作风问题,维护好职工群众切身利益,让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
刘福林表示:“坚决扛牢监督的基本职责、第一职责,充分发挥监督执行保障、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通过约谈、提示、通报以及制发纪律检查建议书、监察建议书等方式,加强日常监督,确保上级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为成都市工运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