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东部新区:制定监督清单 强化“三资”管理
“我们要时刻绷紧监督这根弦,通过对‘三资’管理在内的重点领域开展检查,确保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出问题。”成都东部新区吊脚楼村一位村纪检委员说道。
为进一步做实基层监督,成都东部新区纪工委监察工委制定了《村(社区)2023年日常监督重点明细清单》,规范化梳理村级督导检查重点,让村(社区)纪检组织按照每月2期的频率,对重点工程、重要领域、重大事项进行自查自纠,确保“微腐败”能够早发现,“微权力”得到强约束。
聚焦村(社区)集体“三资”是开展村(社区)日常监督的一项重点,成都东部新区纪工委监察工委通过项目“事前”报备审核、“事中”靠前监督、“事后”跟踪监督的等方式开展农村集体产权清查核实工作,建立“三资”台账,明确了农村资产资源等项目的交易流程,并通过“码上举报”、微信平台等载体,拓展监督举报渠道方式。同时,成都东部新区还聘请专职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协助对村(社区)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以及道德操守情况进行监督,常态化收集群众反映的廉情情况,及时掌握反映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监督体系,延伸监督触角。
成都市青羊区:督促基层重点人员依法履职、廉洁从业
“有没有街道社区干部或自称政府工作人员向你们收取不合理费用,有没有吃拿卡要?”青羊区黄田坝街道纪工委监察工委干部联合党风政风监督员在辖区市场走访,对基层重点人员的依法履职、廉洁从业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为深化治理群众身边“可视”“有感”腐败和作风问题,青羊区纪委监委督促各街道紧盯“微权力”,持续加强对基层重点岗位重点人员的监督,着力发现有无虚报冒领、截留挪用、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行为。该区各街道、社区还在办事大厅、公告栏、微信公众号等主动公示纪检监察“码上举报”,群众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及时反映问题。同时,12个街道纪工委监察工委还在67个社区挑选聘任了80名党风政风监督员,面对面收集群众诉求,定期与纪检监察干部协同开展监督。
针对街道、社区面临的基层监督乏力问题,青羊区纪委监委还加强“三个专班”建设,不断推进完善基层监督体系,比照《农村监督工作十条(试行)》和《成都市农村纪检工作规程(试行)》,从突出监督重点、规范职责分工、配强配齐力量、强化实务培训、建立工作机制、健全协作机制、严格考核评价、加强关心关爱、严肃问责追究等方面进行规范。
成都市龙泉驿区:严查问题 规范行政执法
近期,龙泉驿区纪委监委驻区市场监管局纪检监察组聚焦行政执法权力运行,以“嵌入式”监督、随机抽查执法案件档案等方式,深入查找行政执法权力运行中存在的风险隐患。
今年以来,龙泉驿区纪委监委充分发挥派驻机构“驻”的优势,紧盯行政执法全过程开展“嵌入式”监督,严查行政执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以权谋私、执法不公、执法不严、执人情法等腐败和作风问题,以查促改推动行政执法行为规范化。同时,不定期随机抽查行政执法档案资料,回访行政处罚案件当事人,重点了解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是否存在态度生硬、吃拿卡要、弄虚作假、越权执法、以罚代管等违纪违规问题,以及案件是否按照处罚决定书处罚的内容执行完结等情况,倒逼行政执法人员严格依法执法,规范权力运行。
针对监督发现的问题,龙泉驿区纪委监委通过制发工作提示函、纪律检查建议书、监察建议书等方式督促行政执法部门限期整改,还综合运用“九责工作法”,通过约谈相关责任单位分管领导、直接责任人,当面指出问题、提出整改建议,督促其深入分析问题根源,狠抓整改落实。截至目前,区纪委监委共针对相关部门发出工作提示函36份,纪律检查建议书、监察建议书17份,约谈相关责任单位分管领导、责任人9人次。
崇州市:紧盯人、事、权 督在关键查在实处
今年,崇州市纪委监委把强化农村基层监督作为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紧盯人、事、权等关键环节,不断优化监督体系、整合监督力量,着力提升工作质效。
为加强对农村小微权力监督的针对性、精准性,该市纪委监委综合运用线索起底、专项检查、提级查办重点问题线索等方法,注重与各镇(街道)的沟通协调,紧盯财务、环保审批、建设用地管理等重点风险岗位,对“看得见”的农村资产、资源开展专项监督,确保真正督在关键、查在实处。
与此同时,为探索破解村级纪检监察干部不敢监督、不愿监督、不善监督难题,提升基层监督质效,崇州市纪委监委指导该市三江街道试点探索村(社区)纪委书记(纪检委员)交叉任职,对辖区内15个村(社区)的纪委书记(纪检委员)实行轮岗交流。“轮岗交叉监督是根据场镇社区、涉农社区和农业村的实际情况进行安排,尤其对违建治理、民生保障、‘三资’管理等监督重点加密量化,切实发挥村级监督的作用。”崇州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