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四川省纪委监委部署要求,成都市纪委监委组建“三个工作专班”,切实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提升案件查办质效。自2022年8月9日起,“清廉蓉城”推出专栏“‘三个专班’抓落实”,聚焦全市各地在深化“三个专班”中的实践经验与工作成效,敬请关注。
成都市成华区:建立七大体系 实施三维统筹
“今年1至5月,全区立案63件、留置12人,分别同比增长33.3%、300%,监督巡察线索成案率升至64%,初核转立案率达91.4%,司法移送案占比降至22.2%……”日前,在成都市成华区6月审查调查工作推进会上,该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就案件查办情况进行通报。
建立七大体系 落实内控管理
办案是纪检监察机关的核心职责,是加强监督、惩治腐败最有力的手段。
去年5月,成华区委第二巡察组在某街道开展巡察期间,收到辖区内居民反映小区物业服务质量低、管理水平差等问题。
经调查核实后,巡察组督促街道按照有关程序更换物业公司,并将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不作为、慢作为等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移交区纪委监委。随后,区纪委监委严肃查处并通报曝光业委会委员挪用小区公共收益资金、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不作为等违纪问题,处分处理8人次,全面梳理近年来涉及业委会和物业管理等方面纪检监察信访举报积案。
“‘小物业’牵动大民生,‘小切口’解决大难题!我们随后督促区住建交局在全区开展小区物业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推动‘信托制’物业服务模式试点工作,有序推动解决辖区小区物业领域乱象,一批小区逐步实现‘由乱到治’。”成华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监督执纪过程中,该区始终把监督、查办、整改、治理有机贯通,以全案意识做好“通篇文章”。
近年来,成华区纪委监委围绕办案核心,进一步加强全区纪检监察机构力量融合和资源整合,根据各室(部)职能职责,明确由纪检监察室、案管室、审理室、信访室、宣传部等牵头,探索建立“室组地”协作联动、“1234”案件全生命周期管理、乡案县审“3+3+3”铁案等七大工作体系。一方面对监督检查、信访办理、线索处置、审查调查等纪检监察业务工作进行规范、完善,另一方面对监督执纪执法权力运行内控机制进行合理配置、强化约束,确保以“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保障纪检监察工作高效运行。
实施三维统筹 强化联动力量
“用手机扫一下这个二维码,就可以对窗口工作人员进行评价,还可以跟踪了解办理进度……”这是成华区运用信息化手段打造“码上评议”平台,进一步畅通群众监督的具体实践。
为推动全区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成华区纪委监委从“对内破题、对外建‘码’、横向联动”三个维度综合发力,打破壁垒、激活要素,始终保持反对和惩治腐败的强大力量常在。
“‘码上评议’是对外建‘码’的一部分,我们还通过‘码上巡察’引导群众深度参与社区巡察全程,‘码上举报’则是在全区张贴的2400余张举报二维码,引导群众扫码举报参与监督,将群众反映问题吸附在基层。”该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巡察收集问题数同比增加3.3倍,推动解决物业、断头路等75个急难愁盼问题;群众参与评价20余万次,回复、推动解决群众诉求和问题420余个;信访举报、检举控告和重复举报件数同比分别下降25%、20.5%、35.7%。
同时强化内部职责融合,由区纪委监委研究室牵头,项目化统筹机关各室(部),围绕办案引领以“小切口”破题,梳理18项小课题求解创新;由案件监督管理室以强化案件全流程监管破题,统筹联动信访、审理、干监构建“四监管”模式;由党政室会同信访、巡察、案管统筹数据,靶向监督,推进监督执纪贯通融合破题。
该区纪委监委还注重“横向”统筹在地资源。邀请6名法检专家加入专家咨询库,先后就12件疑难案件进行案件联审;与职能部门构建信息共享机制,依托区税务局发票监管系统、公车管理平台,排查公款吃喝、公油私加等问题线索;与中铁建工集团等央企组建专案组,联手办理指定案件,与雅砻江水电集团、416医院等驻区单位纪委建立定期联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接下来,成华区纪委监委将持续运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既保持惩治不松,又深入研究分析腐败原因,在完善防治机制上下功夫,以“体系观、统筹法”推进纪委委派制专责监督、监督与执纪问责融合、群众信任度提升护航、干部外循环交流砺炼等九大行动,不断推动成华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