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算是给村民们交上了‘答卷’。”近日,位于成都市郫都区三道堰镇秦家庙村的新青路上,100余盏路灯次第亮起,照亮了村民夜间出行路。2个月前,三道堰镇、秦家庙村两级纪委在日常监督走访中了解到,秦家庙村新青路及旅游环线主干道一直没有路灯,成为了当地群众的一块“心病”。镇、村纪委随即将此问题纳入为民办实事问题台账,督促镇、村党组织扛起主体责任,推动问题解决。
因时因地制宜,整合监督力量,形成工作合力,近年来,郫都区从配齐队伍、完善制度、优化业务、提升能力等全方位发力,不断推动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走深走实。
健全制度机制,夯实履职基础
秦家庙村路灯照明问题的解决是郫都区压实担当作为之“责”,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一个缩影。为推动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贯通协同,郫都区制定《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清单》,明确了党委(党组)责任18条、“一把手”责任17条、“班子成员”责任9条、纪检监察组织责任22条,推动主体责任履行“一目了然、一看就懂”。
与此同时,结合郫都实际,出台“九责工作法”具体操作细则,其中含履职模板9类22个。运行以来,该区纪委监委发出履责提示220份,推动区委召开明责谈责会议4场,区委班子成员开展政治谈话67次,防范化解苗头性倾向性隐蔽性风险隐患310余个,问责履行主体责任不力干部9名。
建机制才能管根本、利长远。郫都区制定《“室组地巡”分区协作机制》《专项监督工作办法》等12个制度机制,推动监督执纪、审查调查、案件审理等工作运行更加规范高效。打造“三道堰——街道(镇)纪委规范审查调查”“战旗村——村(社区)纪检监督”2个“夯基提质示范点”。在此带动下,全区陆续出台街道(镇)、村(社区)纪检工作指南20余个,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干什么、怎么干的思路方式进一步明晰。
发挥基层力量,化解群众急难愁盼
2月25日,村纪委日常走访发现,先锋二斗渠整治打围拐角存在视角盲区,存在安全隐患;
3月15日,战旗村16社廉情微网格员反映,当前春耕急需用水,由于上游修葺沟渠,来水较少,需尽快解决;
……
翻开郫都区唐昌镇战旗村纪委书记李光菊手中的走访日志汇总,里面仔细记录了近期廉情监督员们发现的问题。
为了激活基层监督力量,战旗村结合村情探索“123”问题收集处置办法,37名廉情监督员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通过记好1本走访问题日志,建好“急难愁盼”和“风腐”问题2本台账,分级分类抓好民生问题立即报分类办、作风问题向上报书记办、腐败问题直报提级办3个办理,及时准确掌握群众关心关切,并对收集问题采取“销号式”管理,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我们镇、村纪检干部有深入群众、熟知情况的优势,通过走进田间地头,面对面倾听民意,让群众切身感受到自己的问题有人管、在解决。”唐昌镇纪委书记张勇介绍,目前战旗村的做法,已经在唐昌镇全面铺开。
今年以来,郫都区结合村(社区)“三资”提级监督、乡村领域群众身边“可视”“有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等,持续开展村(社区)廉情信息直报试点。“廉情直报员”通过走访群众、民主评议等多种方式收集社情民意,重点收集乡村振兴政策落实、村级工程项目建设、村(社区)“三资”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截至目前,已收集问题41个,形成廉情专项台账直报区纪委监委,推动解决问题37个。
培训提能,选优配强纪检监察队伍
“开展监督工作应该根据监督对象,动态调整监督方案和监督方式,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学习,提升履职本领。”结束了为期3个月的实战练兵,安靖街道方桥村纪委书记徐丹对监督工作有了新的体会。这是郫都区纪委监委连续第二年围绕审查调查、执纪监督等重点业务知识和工作流程,实施覆盖区、镇(街道)、村(社区)的实战练兵轮训。
按照“全员监督、全员办案、全员接访、全员研学”的要求,郫都区依托“濯锦讲堂”“青蓝传承”等载体,以及监督检查起点站、执纪办案新手村、群众工作暖心坊等5个“工作室”,为各级纪检监察干部持续赋能。“我们探索制定了青年干部主业能力体系,从10个维度动态掌握纪检监察干部能力,针对短板,采取‘小班+轮转’‘定期+随机’‘理论+实战’等方式,多维度提升纪法双施能力水平。”郫都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同时着手队伍优化,聚焦学历背景、年龄结构、专业技能等,选优配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在镇村一级,街道纪工委(镇纪委)全部达到“两专三兼”要求,部分街道(镇)已经实现“三专三兼”。目前,全区147个村(社区)全面实现纪检组织全覆盖,村级监督力量得到了进一步整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海报丨开展主题教育,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要求
下一篇:这项主题教育将这样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