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锦江区:
寓教于乐 推动廉洁文化融入日常
“沱江河畔昏天黑地乌云起,恶霸横行鱼肉乡里把人欺……”在川剧演员的高腔中,一段发生在明朝的“反腐倡廉”故事徐徐展开。这是锦江区锦官驿街道大慈寺社区纪委邀请川剧团为辖区居民带来的川剧《赵贞吉惩贪》,让辖区居民在享受曲艺盛宴的同时,接受廉洁文化的熏陶,推动树立“俭以养德,廉以立身”的价值理念。
锦江区纪委监委整合全区廉洁文化资源,结合辖区特色及自身实际将廉洁文化融艺术性、文化性、教育性、体验性等为一体,丰富载体、寓教于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推进廉洁文化进社区。目前,该区已有10个街道设立廉洁文化社区示范点,各街道(社区)因时制宜,结合重要时间节点,通过书法、戏曲、话剧、摄影等载体开展廉洁文化宣传活动,吸引辖区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弘扬向善向上向廉的社会风尚。
成都市武侯区:
建设清廉社区 激活基层“廉动力”
廉情茶苑在社区广场常态化开摆,“好家风”廉洁文化主题街巷随处可见,廉洁公益广告遍布各街道院落……走进武侯区各街道社区,阵阵“廉”风扑面而来。
文化润其内,养德固其本。武侯区纪委监委注重清廉社区建设,持续将廉洁文化与社区治理相融合,构建起集文化传播、形象展示、宣传教育为一体的社区廉洁文化驿站。深挖三国文化内涵,将三国好家风与当代家风相结合,建好用好玉林北路社区“家风学堂”驿站,同时在望江路街道、浆洗街道建立“家风学堂”分驿站,推动三国廉洁文化向基层延伸;挖掘三国文化中的“忠廉”、薛涛诗竹文化中的“虚心、有节、挺拔”、本地好家风中的“勤俭廉”等廉洁因子融入街面改造,打造好家风亭、郭家桥西巷廉洁文化长廊等点位,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使干部群众处处见廉、时时思廉,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培育良好的社会风气。
成都市龙泉驿区:
因地制宜 打造社区廉洁文化品牌
“勤俭持家”“忠诚干净担当”“人勤春早”“清正廉明”“廉洁奉公”……近日,龙泉驿区纪委监委联合成都市文联、四川艺术院等单位,组织书法家到龙泉街道书南社区为干部群众书写家风家训等勤廉主题作品,受到热烈欢迎。
今年以来,龙泉驿区纪委监委、各街镇纪(工)委立足基层实际,指导社区因地制宜选取廉洁教育主题,积极宣传廉洁文化,营造崇廉尚洁的良好社会风气。洛带镇纪委联合各村(社区)开展客家乡村家风节、“十大乡贤进社区、五十名师话家风”等活动,推动严以治家、好风传家;龙泉街道纪工委指导书南社区打造“家书磁南”廉洁文化特色品牌,以1494廉磁体系为设计理念,把准廉洁“正南”航向……各街镇、村(社区)积极丰富廉洁文化宣传形式和载体,面向党员干部和社会群众提供有感染力、吸引力的廉洁文化产品,推动勤廉精神在广大党员干部、社会群众心中扎根成长,共建共享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社会环境。
彭州市:
厚植廉洁元素 家门口参与“廉”体验
“老物件让乡愁有了依托,回忆有了载体,好的家风和优良传统得到了传承,从这些老物件身上相继挖掘出了善行好事、耕读传家、仁孝清廉等家风故事。”彭州市通济镇桥楼社区精心打造乡愁记忆馆,收藏了风谷车、犁耙、土陶水缸、石磨、粮食柜等传统农用老物件80余件,公推评选社区百年家风家训12家,以此弘扬优良家风,传承传统美德,纯化乡风民风。
近年来,彭州市纪委监委从廉洁文化场景打造入手,依托各地独特文化元素,以“小切口”突破,因地制宜厚植廉洁元素,强化参与互动体验,精心打造了一批廉洁文化社区。隆丰街道润林社区结合乡村振兴,借力万木留香家具博物馆打造左邻右“社”邻里中心,分类设置古家具展示区、古今彭州变迁史、红色记忆收藏馆等展区,常态化开展“体验非遗技艺、传承工匠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等活动。依托特色产业发展,敖平镇敖家场社区强化“以药喻廉”,在彭什川芎农业产业园区打造川芎博物馆,常态化开展“开廉方、治未病”宣讲。借助社区治理,天彭街道里仁社区打造社区家风家训示范点,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参与“廉”体验、共享“廉”成果。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