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区:多维度赋能 强化社区纪委履职能力
今年金牛区社区换届选举后,全区90个社区均成立了社区纪委。为推进基层纪检监察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该区纪委监委通过“理论+实战”“课堂+现场”等,多维度赋能锻造一支“能监督、善监督、敢监督”的社区纪委干部队伍。
该区纪委监委指导各街道纪工委制定《基层纪检监察人员监督清单》,为社区纪委监督检查明确方向,并会同辖区内各街道纪工委,对270名社区纪委成员制定两级教育培训计划,截至目前已开展2期党史教育培训和2期专题纪检监察业务培训。同时,各街道纪工委也定期组织政治教育,适时开展业务培训。该区纪委监委要求街道纪工委将社区党委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作为社区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等的重要指标。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机制,进一步将社区纪委成员的工作权责具体化、标准化。“下一步,我们将建立社区纪委委员履职考评和责任追究体系,推进社区纪委履职尽责走深走实。”金牛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武侯区:靠前监督 推动巡察整改走深走实
“制定的机制未发挥有效作用,存在纸面整改现象。”“对党史学习教育规定动作落实上有打折扣的现象。”近日,武侯区纪委监委第五纪检监察室对该区法院、簇锦街道2个党组织巡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进行整改监督,并提出整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为进一步压实整改责任,促进巡察反馈问题彻底整改,武侯区纪委监委制定《巡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监督检查方案》,帮助被巡察党组织查漏补缺、纠偏治短。启动巡察整改监督前,向相关派驻(出)纪检监察机构、区委巡察办和相关巡察组沟通了解前期巡察发现问题的细节,了解巡察整改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落实情况。巡察整改监督过程中,督查组围绕巡察组的反馈意见,逐一检查整改落实方案、巡察整改情况等内容。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易解决的,该区纪委监委及时向相关负责人反馈,并督促立行立改;较复杂的,督查组汇总问题情况后通过《纪律检查建议书》下发至各相关单位,以“点对点”的形式督导被巡察党组织夯实整改责任、完善整改方法、抓实整改措施。
此次巡察整改监督共计查阅各类整改资料200余份,与相关负责人开展印证谈话30余人次,实地走访问题点位10余个。接下来,该区纪委监委将持续加强经常性督促检查,以强有力的日常监督切实提升巡察整改质效。
邛崃市:充分利用反面典型案例 开展形式多样警示教育
“在这个案例中,还应对其他人进行追责吗?”近日,一堂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课在邛崃市副局级领导干部培训班开讲。近年来,邛崃市纪委监委深入挖掘本地违纪违法案例资源,充分利用反面典型案例,开展形式多样的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为增强警示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该市纪委监委与市人民法院建立职务犯罪案件庭审旁听常态化机制、与邛崃监狱共建警示教育基地,把警示教育课搬到庭审现场、处分决定宣布现场、镇村一线,分层分类开展“零距离”教育,宣传纪律规矩、亮明红线,以案为鉴、推动整改。梳理近年来本地查处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等典型案例,编印系列警示教育读本3期,拍摄警示教育片4部,推动警示教育入脑入心。同时,组织党员干部到警示教育基地接受体验式警示教育;深挖本地文化中的廉洁元素,升级打造廉政教育点位,让党员干部在参观学习中潜移默化接受教育。今年以来,2.3万余人次到廉政点位接受教育。
金堂县:“线上+线下”双监督模式 严防“车轮上的腐败”
“系统显示,这辆捷达牌公务车一次性加了57升95号汽油,但该车油箱容量只有55升,且一般加注92号汽油。”近日,金堂县纪委监委发现部分单位公务加油卡疑似违规使用的问题线索。
今年以来,该县纪委监委持续强化作风建设,驰而不息纠正“四风”问题。结合“线上梳理”与“线下督查”,就“车轮上的腐败”问题开展日常监督检查,同时用好用活监察建议书,切实做到监督和提醒两手抓、两手硬。成立专项督查组,开展“私车公养”问题专项督查。截至目前,已实地查核问题线索22条,组织处理8人,追缴问题资金3万余元。
该县纪委监委还将强化公务用车和加油卡使用管理作为关键点,在全县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责令8个单位对相关问题进行整改。同时向存在相关问题的单位下发监察建议书,明确处理要求和时限,督促查找问题根源、健全管理机制、做好靶向治疗。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通过现场督导检查以及不定期“回头看”等多种形式,加大监督问效力度,对“私车公养”问题整改不到位的,将点名道姓通报曝光,严肃追责问责。
(编辑 陈艾 钟英)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