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探索创新专项监督方式方法,近期,都江堰市被成都市纪委监委作为成都市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工作重点推进单位之一。
近年来,都江堰市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做细做实日常监督、跟进监督、精准监督,紧盯落实上级关于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服务企业程序繁琐、效能不高;在政商交往中以权谋私、吃拿卡要、与企争利等侵害企业利益等问题,一对一反馈促改、面对面回访核实、保长效建章立制,着力破除“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持续巩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新型政商关系,为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纪律保障。
为深入收集问题,都江堰市纪委监委持续深化纪检监察机关“联企清风行”活动,组织100余名纪检监察干部、特约监察员、民营企业家等组建工作专班,由市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带队,从行业发展、政策落实、疑难问题等多角度开展访谈调研。去年以来,“面对面”走访企业110余家、300余次,在复工复产、稳产满产、金融服务、政策保障、遗留问题等重点领域,收集和推动解决企业反应的问题170余个;会同该市行政审批局(市营商办)等单位对23家营商环境2.0政策任务工作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发现并推动整改企业办事流程不清晰、惠企政策申报管理不规范等方面问题60个。加强疫情期间涉及企业复工复产有关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发出督办通知21期,督促整改问题41个,约谈因推动有关工作不到位党员领导干部2名。
针对企业关心关注办事服务、政策落实等问题,都江堰市纪委监委进一畅通纪企沟通平台,会同该市行政审批局、市税务局等单位,定期开展“企业茶叙时”主题沙龙、新办企业恳谈会、“减税费优服务,助复产促发展”“帮企业,解难题”等主题活动,自去年以来共开展30余期。积极搭建沟通交流平台,邀请市领导、市级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现场与企业沟通交流,倾听建议诉求、收集解决疑难问题、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截至目前已邀请350余家企业代表参加活动,现场收集并推动解决企业反映的融资、电力、燃气、退税等方面问题和意见建议84条。2021年以来,都江堰市纪委监委会同相关单位,通过“企业茶叙时”主题沙龙、“一对一”上门联系服务等,推动解决企业用工难、证照办理等具体问题22个。
同时认真落实四川省、成都市关于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相关部署要求,严格执行《都江堰市纪委监委服务保障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和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十条措施》《都江堰市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政商交往“负面清单”》,将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列入巡视巡察的重要内容,设立专项举报热线、网络举报专区,发放联系服务卡200余份,充分发挥4名企业家特约监察员作用,对民营企业反映的问题线索开通“绿色通道”,以“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的“三到”要求为基准建立常态长效“一对一”联系服务企业工作机制,多渠道发现、零容忍查处涉企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公开通报损害营商环境问题案件2件2人。
督促市民经办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持续推进民营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化解,梳理排查涉及606家民营企业的42件历史遗留问题,并建立台账。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扎实开展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工作,变企业的“应收账款”为“真金白银”,有效改善企业资金状况,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历年拖欠民营企业的2.9亿余元无分歧欠款已全部清偿完毕。加快有分歧账款协商清偿力度,2021年已向民营企业清偿有分歧账款154.7万元。
“我们将坚决落实监督‘第一职责’,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的作用,进一步畅通纪企沟通渠道,深入一线主动服务,推动解决企业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严肃查处并通报损害营商环境问题,以优良作风擦亮都江堰亲商、重商、爱商、护商的金字招牌。”都江堰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编辑 陈艾 程廷静 钟英)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评论丨牢记初心使命 开创美好未来
下一篇:党的盛典 人民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