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5月部署开展系统治理工作以来,成都市紧盯发改、住建、卫健、医保、人防等重点行业领域突出问题,探索建立以“不敢”为前提、“不能”为关键、“不想”为根本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推进行业转作风改作风,提高履职效能,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
青白江区
“王某某本是单位年轻有为的业务骨干,却在招投标中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最终站上了法院的被告席,让人感到震惊和惋惜……”为进一步提升系统治理案件警示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震撼力,近日,青白江区纪委监委组织开展旁听庭审。
系统治理开展以来,青白江区纪委监委不断拓展发现问题、收集问题渠道,领导班子带头走访联系企业,83名纪检监察干部常态分片下沉一线,“零距离”发现问题。同时,注重从网络理政、信息通报中起底招投标有关反映,组织召开线索分析研判会进行研究。联合区发改局、区住建局等8个部门成立6个联合督查组,随机抽取镇(街道)和区属国有公司实施项目113个,发现项目实施不规范、招投标文书资料不严谨等问题。截至目前,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立案8件8人,移送司法4人。
为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有利于招投标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长效机制。青白江区积极推进不见面开标、异地远程评标,现已完成6个项目市域内异地远程评标,积极推进跨市外、省外异地远程评标工作;同时启用评标专家“电子签章”,打通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最后一公里”,真正实现了“智慧交易”。
此外,青白江区还研究制定《成都市青白江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监督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区政府投资工程项目财政评审实施细则(试行)》《建设工程项目进场交易受理内审机制》等制度,充分发挥投资审计在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中“促治理、提绩效”的作用,加强政府工程项目财政评审工作,并率先将技术性审查纳入财政评审,进一步规范招投标活动行为。
彭州市
“通过线索摸排及联合督查,在卫健领域,我们发现问题200多个,主要表现在部分医疗机构存在不合理检查、服务品质不高等问题……”
5月份以来,彭州市纪委监委会同发改、住建、人防、卫健、医保等部门,持续推动系统治理有序稳步开展。督促责任单位紧扣本行业领域特点,结合职能职责和工作实际,聚焦资源、规划、建设、工程、医疗等领域的腐败问题,逐一研究措施、明确职责、划定时限,实施“台账式办理”和“销号制落实”,切实推动问题整改动真刀见实效。
推进工作中,行业部门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对查纠的374个突出问题,做到逐一核实、逐一销号。广泛运用微信公众号、网络媒体、海报等,以及走村入户等方式向群众宣传举报方式,畅通问题反映渠道。
彭州市纪委监委集中起底党的十九大以来相关信访举报、问题线索,梳理排查工程招投标领域、医疗卫生行业等相关案件8件9人,点名道姓通报曝光5件5人,纳入警示教育读本1件1人,持续释放从严执纪强烈信号。
同时,彭州市纪委监委紧抓源头治理,研究制定《推进“四项监督”统筹衔接工作办法》,明确统筹监督力量的目的意义、总体原则,建立健全5项衔接机制、12项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四项监督的特点优势,不断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推动彭州市发改局针对“熟面孔”“老关系”等容易引发评标不公正问题,出台《全面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异地远程评标工作的通知》,鼓励指导业主采用异地远程评标,按月通报情况,并纳入营商环境年终目标考核,提高招标投标质效。
(编辑 陈艾 程廷静)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