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省、市相关部署要求,成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监督职能,找准摸清民营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驻市政府办公厅纪检监察组
“网上办理非常方便,不到半小时就完成了资料提交,一个多小时就拿到了……”近日,舒女士通过下载“营商通”APP,尝试了线上完成营业执照所有办理流程。企业开办“一网通办”,依托电脑端“一窗通”平台和移动端“营商通”APP,实现申请人一部手机、足不出户、审批不见面,就可以轻松办理,大幅提升了企业和群众对企业开办便利化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为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成都市纪委监委驻市政府办公厅纪检监察组切实找准监督工作重点,督促市网络理政办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打造营商环境3.0版,积极推动“一窗受理”改革,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社会诉求“一键回应”,着力打造“蓉易办”政务服务平台及营商环境品牌。2019年11月,督促推动市网络理政办会同市市场监管局、市发改委等8个部门,出台《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行动方案》,明确提出企业开办全流程所涉及的“企业登记、印章刻制、申领发票”3个环节,按“一件事”标准,整合为1个环节,通过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降费用,将全市范围内企业开办时间压减至1个工作日(8个工作小时)内。同时,通过推动搭建“一网通办”平台,全市审批服务事项100%“网上可申请”“最多跑一次”,建成“政策蓉易享”系统,实现市、县两级800余项政策集中汇聚、精准查询。
驻市政府办公厅纪检监察组经常深入市网络理政办开展上门走访、把脉问诊,对营商环境建设工作进行专项督查调研。通过听取情况介绍、列席有关会议、查阅工作资料,与一线人员座谈交流、谈心谈话,动态掌握营商环境建设工作进展,及时发现政策服务、措施落实、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构建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廉政风险,向相关单位进行反馈并提出整改要求,建立健全“督查、反馈、回头看”工作机制,形成监督闭环。
同时,实地查看政务服务大厅,仔细查询业务办理流程,向企业代表和办事群众了解情况,对窗口服务人员的纪律作风、服务质效等进行“揭短亮丑”,开门见山指出问题,跟踪督促整改落实,及时咬耳扯袖、抓早抓小,推动政务服务优化升级、提质增效,确保各项营商环境政策落地落实、见到效果。今年以来,开展明察暗访10次,发现相关问题12个,提出意见建议20余条。
武侯区
“目前企业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公司亟需扩展投资规模,但对融资架构设立、发起注册等不够熟悉……”
近日,武侯区纪委监委驻区商务局纪检监察组在督查过程中了解到成都某科技有限公司面临的困难,迅速督促区投促局联系相关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境内外融资情况进行梳理研究,并提出全流程解决方案。
今年以来,武侯区纪委监委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认真贯彻落实省纪委出台的“十八条”,以重点行业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治理等工作为着力点和切入点,切实打通阻碍政商交往的“堵点”,搭建政商沟通的桥梁,以武侯区良好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护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为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难点痛点,武侯区纪委监委全面梳理“惠企清单”及项目清单,定点靠前监督,增强政企交往“互信”。聚焦“送政策、帮企业、送服务、解难题”等活动,先后组织纪检监察干部及7名科技、法律、制造业等领域具有代表性、影响力的民营企业家担任特约监察员,定期座谈、上门走访等形式及时收集掌握企业对党员干部的意见建议,区级、街道“两级联动”动态跟踪企业诉求问题的管理和解决。今年以来,主动深入企业159次,共梳理解决民营企业诉求286条。
针对企业反映较多的审批事项手续繁杂、耗时较长,基层执法简单粗暴等问题,该区纪委监委制定出台《武侯区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我区做好服务项目、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提供坚强作风保障的若干措施》等,深入开展不作为慢作为治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治理和重点行业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治理。推动完善一次性告知单、容缺办理等制度机制,打造完善“综合行政执法智慧平台”,不断提升规范化、便捷化水平。2019年来,先后查处损害营商环境问题15件23人。重点针对招引企业落地过程中“懒、散、慢、拖”等问题,先后组织开展专项调查4次,对2个单位和6名党员领导干部严肃追责问责并通报曝光。
“在审查调查工作中,我们准确把握政策界限,坚持精准问责和激励担当齐头并进。”武侯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对服务民营企业过程中出于公心、未谋私利而出现工作失误或过失的干部,已先后给予容错纠错2人次。对积极配合调查的民营企业经营者,依规依纪依法从轻从宽处理。(编辑 陈艾 程廷静 钟英)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大力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下一篇:【今晚800】制止餐饮浪费容不得半点形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