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今日关注 > 正文

实现公安交管执法全过程信息化监管 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发布时间:2020-10-20 09:15:41       来源:成都日报

2020年3月,成都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执法监督监管平台上发出预警:一辆号牌为川AL4B××小客车一个月内在不同交警分局管辖区域,连续发生10余次交通事故的异常情况。通过后台数据分析,发现其交通事故的发生时间和路段有多处疑点。随后,执法监督监管平台将此线索移送到重案大队进行排查。通过深入调查,该车驾驶人叶某以“碰瓷”手法制造交通事故近百起,并在同案人唐某的配合下,诈骗公私财物达30余万元。

这是交警支队以大数据为驱动的执法监督监管平台检测违法事件的案例。记者了解到,自2020年执法监督监管平台运行以来,监管平台发挥了主动预防、深度研判、精确监督的作用,总预警量逐呈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达20%以上,涉及执勤执法方面的群众投诉量较去年同期下降30%以上,充分发挥了科技引领监督实战的作用。

预警功能和执法数据相关联

提升队伍执法廉政风险隐患预警能力

据市纪委监委驻市公安局纪检监察组负责人介绍,为有效解决公安交管业务监督方式不深不细,不适应交管业务点多面广的特点,交警支队纪检监察部门自主设计开发了执法监督监管平台,设计了“执法规范监管、车驾业务监管、违法处理监管、交通事故监管和违法撤销监管”5个模块,基本覆盖了交警主要业务。

“执法监督监管平台将预警功能和执法数据进行关联应用,共设计了63个风险监督点,80余项预警条件,每项条件在考虑具体业务实际情况,排除误差范围后,设置一定的阈值,超出该阈值,系统则会自动发出预警信息,形成预警清单。”交警支队纪检监察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份预警清单包括了被预警的单位、人员、问题事项、超标数量、具体时间,这样也能让整个流程更加规范化、透明化。

此外,在执法监督监管平台实时预警的基础上,支队纪检监察部门针对预警集中的突出问题或单位,通过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执法规范化综合管理系统、执法仪综合管理平台以及交通违法分析研判系统进行综合分析和深度研判,形成专项监管研判报告,切实有效提升队伍执法廉政风险隐患的预警预测预防能力。

为确保每一项预警信息都能得到及时核实和依规处置,成都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制定了《监管平台应用管理办法》,对各基层大队、分局与业务处室的职责进行明确,授予相应调查处置权限,对自动预警问题按照业务类型,以“大队—分局—交管局”三级流转的模式进行处置。

实现执法全过程可视化监督管理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据介绍,交警支队纪检监察部门在监管平台应用过程中,根据监督工作需要,协调科信部门对预警指标的算法不断优化,将执法视频和执法数据关联应用。负责监督工作的专兼职纪检干部可根据执法监督监管平台异常数据明细,直接调取关联执法视频,对民警执勤执法的纪律作风、规范性等进行核查处理,完善了监督工作链条,实现了对执法全过程的闭环监管和可视化监督管理。

“交警支队纪检监察部门先后开展了非机动车执法、渣土车执法、电子警察交通违法处理、满分不扣证等多轮深度研判,形成5份专项研判报告,为规范队伍执法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平台发现的社会人员违法犯罪线索也会及时向执法部门推送,2名涉嫌保险诈骗的犯罪嫌疑人因此被立案侦查。”交警支队纪检监察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执法监督监管平台的辅助下,取得了交管业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提升,异常业务数据和队伍违规违纪下降的“两升两降”成效。

同时,以执法监督监管平台为支撑,在强化对所有交管业务风险隐患的线上监督的同时,以线下的现场督察为补充。对执法监督监管平台预警的重点问题同步加大现场督察力度,通过网上巡查、网下核查、综合监督等工作方式,着力打造集“数据研判分析、现场督察核处、综合监督研判”三位一体的精准监督模式,构建“异常预警→深度研判→实地核查→问题通报→跟踪整改”的闭环监督流程,规范权力运行,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今年以来,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纪检监察部门共开展现场督察50余次,暗访窗口100余人次,现场核实预警问题10余件次。(李菲菲 成都日报记者 王雪钰)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跟着问题走 奔着问题去
下一篇:观察丨中国经济复苏态势愈加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