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锦江区:深化“1+3”监督模式凝聚监督合力
“看完警示教育读本中张某某的案例,我内心受到极大震撼,同事变成‘警示’,令人痛心,发人深省……”近期,锦江发展集团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组织国企管理人员学习讨论由区纪委监委编制的《锦江区国企领域典型案例警示教育读本》,发挥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锦江区纪委监委始终深化国有企业领域正风肃纪反腐,不断加强对国企领域的教育监督和惩治力度。一方面,深入开展国企从业人员“五小”行为专项治理,通过深入推进“六个一”教育机制,引导国企干部增强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另一方面,以“清廉生产力”建设为抓手,紧盯国有企业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严肃查处国企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去年以来,已查处国企领域案件12件12人。
此外,锦江区纪委监委深化“1+3”监督模式,通过增强区纪委监委专责监督、优化集团纪委内部监督、室组企联动监督和职能部门协作监督,有效凝聚对国企领域的监督合力。
成都市温江区:以多维立体“三盯”模式综合施治
召开一次反思会、编印一本警示读本、制作一部警示教育片、组织一场旁听庭审……近日,温江区纪委监委紧盯国企领导人员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用身边“活教材”强化警示震慑效应。
如何有效推动廉洁企业建设?温江区纪委监委不仅在“盯案”强警醒上下功夫,还在“盯事”“盯权”上狠抓监管,切实以多维立体的“三盯”模式综合施治。一方面,督促指导区属国有企业修改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厘清“两会一层”决策权限;另一方面,联合相关职能部门探索构建“三审并行”审计监督体系,对企业决策和经营行为实施全过程、全方位、全岗位排查。截至目前,已排查风险岗位人员625人,研判分析涉及温江区政府性投资项目建设管理方面30个廉政风险点和89种表现形式,并有针对性制定监管措施。
“国企监督要‘聚点’,更要‘拓面’。”该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聚焦国企从业人员这个“点”,拓宽行业领域治理的“面”,将监督面延伸至项目施工、监理等第三方合作机构,从而实现清廉企业共建、共管、共治。
驻成都城投集团纪检监察组:“提醒+监督+教育”一体发力
“我们深入推进在全市开展的国企从业人员“五小”行为专项治理,去年查处10件10人,在集团范围内指名道姓通报曝光典型案例3起,不断实现‘查处一案’转为‘警示一片’。”在警示教育会上,市纪委监委驻成都城投集团纪检监察组相关负责人说道。
今年以来,驻成都城投集团纪检监察组深化国企“五小”治理成果,结合“党纪学习教育”、“廉洁国企”建设行动,以案件查办为契机,围绕“提醒+监督+教育”一体发力,做深做实国企人员监督管理。
强化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关键岗位干部的管理监督是深化整治国企领域腐败问题的重要环节。该纪检组深化运用“立项式”“下沉式”“组室”协作等机制举措,针对涉及资产管理、市政建设、民生保障、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的人员履责情况开展联动监督20余次,梳理2类廉洁风险,发出提示函6份,提出意见建议25条,推动新建完善制度30余项,追回损失171.236万元,通报、处罚12人,针对发现因违反工作纪律而导致群众利益受损的突出问题,立案审查1人,立案调查1人。
驻成都兴城集团纪检监察组:建立融合体系形成联动监督格局
“你的建议我们已收到并做好记录,我们会向相关部门进行反馈并督办……”近日,成都兴城集团下属企业在龙潭TOD项目召开“阳光问廉”开门纳谏项目坝坝会,广泛听取项目职工、分包商、供应商的意见建议,在“听诉求”中查找公司职能部门存在的履职问题和作风问题。
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委驻成都兴城集团纪检监察组聚焦主责主业,加强重大项目投资、重大项目建设、大额资金调度等关键领域、关键环节监督,督促建立重大决策前置审查机制,成立投资、招标、资金、技术、资产五大评审委员会,实现重大事项决策关口前移。严把干部选任关口,列明安全生产、纪律处分、审计问题、经营亏损、违纪违法5类“负面清单”,推进干部选任审核关口前置。
与此同时,建立融合推进体系,形成协调联动监督格局,以《兴城集团内部巡检工作实施办法》为抓手,聚焦党的建设、企业运营、内部管理等7大类20余个具体事项开展专项内部巡检,发现突出问题12个,提出免职建议4人,立案审查调查3人。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让心存敬畏、手握戒尺真正成为日常自觉
下一篇:“清廉四川”电视节目第484期:《以“小家”清风涵养“大家”清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