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天府之地沃野千里,巴蜀文化源远流长。千百年来,这里孕育出无数为后世铭记和颂扬的贤德英杰。“清廉蓉城”从2022年8月6日起推出专栏《濯锦·贤德懿范》,品读历史长河中那些与成都有关的人物故事,从中汲取智慧营养和品德力量,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踔厉奋发、笃定前行。今天推出第二十一期。
周因培(1789-1846)原名周瞻渭,字椿园,一字梦熊,广西桂林人。道光六年(1826年)中进士,历任四川庆符(旧址在今宜宾高县庆符镇)、崇宁(旧址在今郫县唐昌镇)、灌县(今都江堰市)、阆中(今阆中市)等县知县。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周因培因病在武宣(又称仙城,今属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教谕任上离世。
勤于政事 讼无久稽
周因培在任上,勤于政事,明于听断,体察民情,讼无久稽,所有案件不超过六天必处理,上级给予好评“才具明敏”。
1836年,周因培到阆中赴任,到任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求查看前任留下未办理的事项卷宗,并当场依次判结,人们见此情形,纷纷奔走相告,导致街巷拥挤,在阆中一时传为佳话。
为解决偏远乡镇百姓到县城告状办事长期滞留导致开销增加的问题,周因培安排差役按照路程远近计算出发时间,作为到案早迟依据,并按此排序,使到县衙诉讼办事的百姓再未出现在县城滞留超过10日的情况,大大减轻了百姓负担。不仅如此,周因培还专门准备了一厚一薄两种竹杖,厚的竹杖专门针对吃拿卡要害民的差役等官府人员,薄的竹杖用来惩戒犯事百姓,百姓均感佩称颂。
自掏腰包 减免赋税
1833年,川内战事,需加征钱粮供应前线,在四川需按照原有税赋的三倍加征税费。周因培感念灌县民生艰困,报请上级乞求减免税赋,随后又以县府积余银钱一千两送到省府,但仍未获准减免。见此情形,他又捐出自己多年积蓄下的一千两银钱替百姓交上,并诚恳说明灌县情况,终得上级认可,减免了灌县百姓额外的税赋。像这样自掏腰包为任职地百姓争取减免税收的行为是很难得的,灌县人一直牢记其恩情。
鉴于他为官清廉,替百姓办了不少实事,灌县人在他离任后不久将他在奎光塔旁边修建的一处题名“蜚英”的文舍改建为纪念他的生祠,人称“周公祠”。
周因培在川任知县十二年,为政清廉,离任时家中无积财,“行李萧然,书数卷,簏数肩”。
筹资建塔 振兴文风
灌县奎光塔取意文运昌盛,文风振兴,祈望文人辈出,但在明末,不幸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将石塔冲毁,在清代百十年间,灌县科举考试又是文风不振,农商百姓忧心忡忡,先后在嘉庆、道光年间几度倡议重建古塔都未能实施。
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灌县知县周因培主持重建了奎光塔,以期达到“邑人士从此笃学励行,吾见地灵人杰符合响应,必有卓越前修者”的效果。
在四川督学郭尚先和周因培的努力下,颁令条约、重罚违者,及时刹住替考积弊;又针对有人异地占田,别县应考现象,规定一律按祖籍或现居地为准,理顺了考籍,堵塞不正之风。当时四川坊间还出现断章取义的盗版书籍,让士子无法领会、误入歧途,因此被他们予以禁绝。如此,灌县文风大振,尚学者逐渐增多。
正是在周因培的倡导下,灌县尊儒重教蔚然成风,先后兴建了岷江书院、灵岩书院、临江书院、味江书院,还重修了文庙和文昌宫,一时文风大振,科考中举者层出不穷。据说塔子建成后,灌县果然考中进士5人,举人32人,秀才众多。
(都江堰市纪委监委)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