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征程上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②

发布时间:2023-01-16 09:26:31       来源:成都日报

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 一体推进正风肃纪反腐

——在新征程上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二

立案4565件、处分4629人,市、县两级要案数同比分别增长84.8%、20.7%……一组组有力的数据,是成都坚持办案引领,坚守职能定位,强力推进正风肃纪反腐的真实写照。

持续从严,一严到底。2022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发扬斗争精神,始终保持严的基调不动摇,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持续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约束,坚定不移惩贪治腐,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以昂扬奋斗姿态在新征程中开创正风肃纪反腐新局面。

持续正风肃纪 不断筑牢中央八项规定堤坝

作之于细,累之成风。一年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持续发力,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破解,坚持“反复抓”“抓反复”,密切关注“不吃公款吃老板”、借培训名义搞公款旅游、收送电子红包等隐形变异问题,对顶风违纪行为露头就打、从严查处,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释放从严从紧信号。

2022年,市纪委监委先后印发多起《关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正反典型的通报》,既通报公开曝光典型问题,又点名表扬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突出单位,一正一反,一破一立,在全社会引发强烈反响。

一方面,持续加大监督检查、明察暗访力度,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人员深入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以及商超、酒店、农家乐、旅游景区等,深挖严查“四风”问题。另一方面,面向社会大力度公开监督举报方式,曝光近期查处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市民群众共同参与监督。

数据是最好的佐证。2022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265件326人。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瘴痼疾,查处159件217人,通报典型案例168起211人。

作风问题与腐败问题往往互为表里,同根同源。一包茶叶、一条烟、一瓶酒,看似小事小节,却是违纪破法的肇始。为坚决防范“温水煮青蛙”,铲除腐败滋生的作风温床,2022年,市委出台《关于抓早抓小纠治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苗头性倾向性隐蔽性问题 进一步夯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的工作办法》,以清单方式列明7大类136条重点纠治问题的具体表现,防止老问题复燃、新问题萌芽、小问题拖大,着力解决由风及腐、由风变腐、风腐一体问题。

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紧围绕党风、领导和决策之风、选人用人之风、执行落实之风、文风、会风、话风、自律及社交之风八个方面,全面推动各地各部门加强政治生态、作风建设研判,健全风腐同查工作机制,对风腐一体问题深挖彻查。

随着纠治力度加大,顶风违纪者行为手段花样翻新、方式更加隐蔽多样。为打破信息壁垒,及时精准发现问题线索,市纪委监委借势借力“智慧蓉城”建设,加强信息化智慧化建设,大力推动大数据智慧监督体系和监督数据共享体系,把分散在不同部门中的“碎片化”信息整合起来,建立横跨24个部门单位、近百类业务信息的大数据池,推动监督工作与大数据信息深度融合,实现主动监督、精准监督,提升监督质效。

高压惩贪治腐 压倒性胜利成果更加巩固

2022年11月7日,“清廉蓉城”融媒体平台权威发布:成都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冉亚林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仅过2天后的11月9日,“清廉蓉城”融媒体平台再发重磅信息:成都市水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田文志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腐败是对政治生态的最大污染。2022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坚持以办案为引领,牢固树立“政治家办案”理念,不断加大反腐惩恶力度。先后查办锦江区原一级巡视员何立祥,市政府原副秘书长、办公厅原党组成员兰成璋,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兰正秋,市水务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田文志等一批有影响力震慑力的案件。共办理检举控告类信访件2419件次,处置问题线索7856件、立案4565件、处分4629人、留置148人、移送检察机关209人,其中立案市管干部61人。

紧盯国企领域靠企吃企、设租寻租、内外勾结侵吞国有资产等突出问题,深挖彻查成都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冉亚林,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原总工程师时亚昕,成都城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赵健等腐败案件。

把年轻干部腐败和作风问题纳入监督执纪重点,鼓励有违规违纪违法行为的年轻干部主动说清问题,对不收敛、不收手的,依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查处1980年及以后出生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1717件,向全市通报年轻干部腐败问题典型案例8起。

行贿不查,受贿不止。制发《严肃惩治行贿行为工作机制(试行)》,对行贿行为处置、开展联合惩戒、强化结果运用等方面进行规范。严肃查处行贿案件69件,向社会公布5起行贿犯罪典型案例,进一步彰显对贿赂零容忍的坚定决心,向全社会持续释放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的强烈信号。

深化标本兼治 放大“三不”一体叠加效应

查处不是目的,推动规范管理、堵塞风险漏洞才是关键。在案件查办过程中,注重将查当事人与查政治、责任、职权、制度、作风“六查”同步推进、贯穿始终,找准腐败背后的深层次问题。

运用“全周期管理”理念,强化系统思维,一体贯通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推动以案促改、以案促建、以案促治,努力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标本兼治的综合效应不断释放。

“今天的警示教育大会有一位特殊的参会者,但他本人没法到现场参会,大家手里拿到的这一份忏悔书就是由他所写……”2022年7月15日下午,金牛区抚琴街道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围绕廖波方案开展反思剖析。

2022年5月,金牛区纪委监委在“十大领域”专项治理中,严肃查处了抚琴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原工作人员廖波方严重职务违法涉嫌犯罪案。

针对廖波方案暴露出的监管不到位、制度不规范等问题,金牛区纪委监委赓即向抚琴街道等单位发放《监察建议书》,推动建立完善制度6项,要求进一步加强人员教育监督管理,并对近年来相关工作逐一核查清理,防范类似问题再次发生。与此同时,对多名党员干部进行了追责问责。

为提高“以案三促”精确性,全市建立一案一剖析、一案一建议机制,系统总结不同类型、领域的违纪违法问题,深入剖析发案根源和特点。针对案发单位存在的问题,坚持“对症下药”“靶向治疗”,以明示、函告、纪检监察建议书等形式,压紧压实案发单位整改责任,同时采取定期回访、实地察访等方式,对整改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督促指导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推动解决发案单位在事、权、制、风、责等方面突出问题。

党纪法规是“治病救人”的“良药”,常态化开展普规普纪教育是抓早抓小、纠治苗头性倾向性隐蔽性问题的有力抓手。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督促推动各地各部门将普规普纪融入日常管理和党建工作,建立会前学习“规纪法”、专题巡讲、送规送纪到基层等制度,鼓励各单位采取知识竞赛、演讲等“线上+线下”方式,促进党员干部纪法意识的日常养成,推动“规纪法”入脑入心。2022年,全市开展普规普纪教育活动1.5万余场次,覆盖93.3万余人。

全面从严治党,既要靠治标,猛药去疴,重典治乱;也要靠治本,正心修身,涵养文化,守住为政之本。2022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融入天府文化创新发展的总盘子,多方统筹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创新廉政教育手段和途径,系统培育廉洁文化“濯锦”品牌,大力推进廉洁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推动廉洁成都共建共享。

市纪委监委充分利用具有全国影响力、彰显成都文化特色的“金沙讲坛”,推出“濯锦系列”专场,举办“濯锦”标识设计方案征集活动、“濯锦杯”廉洁文学书画创作大赛,汇集4000余件来自全国29个省区市的作品,各区(市)县先后举办传承好家风、“最美家风”、农民画作品征集创作等活动。

同时,紧跟时代潮流,积极发挥新媒体的影响力,将廉洁文化阵地搬上“云端”,在成都电视台、成都日报和“清廉蓉城”网站、微信等平台开设“濯锦”系列专栏,创新开设“濯锦风”“蓉纪串串香”等专栏,向全社会广泛投放“濯锦”主题公益海报和廉洁文化新媒体产品,大力营造以文化人、以文润德、以文养廉的浓厚氛围。(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王雪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