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优做强成都廉洁文化“濯锦”品牌,“清廉蓉城”从2022年11月10日起推出“濯锦风”系列短视频,充分挖掘和展示成都千年历史文化积淀中的廉洁基因、“厚德”元素,大力倡导清正廉洁、崇廉尚实的价值观,以文化人、以廉润心,积极涵养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今天推出第二十期,继续带来“巴蜀先贤四千年”系列,看常璩如何用脚和心丈量脚下这片乡土?
说到古蜀名人,你会想到谁?是诸葛亮,杜甫,苏轼,还是李冰,文翁?今天,要讲一个不常出现在名单前列的人物——常璩。不过,他所撰写的《华阳国志》,你绝对有所耳闻,这是一部专门记述古代中国西南地区地方历史、地理、人物等的地方志,这一志书耗时6年而著成,共有12卷11万字,被后人称为“方志鼻祖”。
作为巴蜀之地最先以文化立身的常氏家族一员,常璩自幼饱读诗书,可终觉纸上谈兵,公元314年秋,常璩离开故土,成为初代“旅游博主”,游历祖国的山川大河,更是将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都一一记录下来,即使在途中经历万般艰险,甚至不只一次被绑为奴,刚逃出来又被秒抓,他也依然充满热忱,将调研之行继续到最后。或许有人会问,无功无禄甚至性命不保,他这是傻吗?当然不是,因为他有一颗想要躬行丈量脚下沃土的赤忱之心,也正是这段丰富的调研经历,为常璩撰写《华阳国志》积累了众多“一手材料”,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濯锦风丨巴蜀先贤四千年③——司马相如:“追星”的最高境界就是把自己也活成偶像
下一篇:濯锦风丨巴蜀先贤四千年①——大禹为何三过家门而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