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市管领导干部62人,市县两级分别留置同级党委管理干部13人、23人,同比分别增长85.7%、53.3%……
有腐必反、有贪必肃。2023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主动应对反腐败斗争新形势新挑战,坚持“政治家办案”理念,以正风肃纪反腐为重要抓手,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突出“政治家办案”
持续保持高压态势
成都市原国土资源局巡视员肖金文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
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永会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成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鸣琴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一则则反腐重磅消息在全市引起强烈反响,用实际行动向社会表明,反腐败决不是一阵风、决不会缓一缓。
数据是最好的佐证。一年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以办案为引领,进一步明确“政治家办案”要求,把查当事人与查作风、查责任、查制度、查事、查权贯穿案件查办全过程,不断加大惩贪治腐力度。共办理检举控告类信访件2685件,处置问题线索10343件、立案4425件、留置260人、处分3857人、移送检察机关201人。有案必查、有腐必反的信号强烈而清晰。
反腐败既要个案清除、重点惩治,也要系统整治、全域治理。一年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集中开展专项整治,有力铲除人社系统、住建系统等一批行业性、系统性腐败问题。深度配合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紧密结合“十大领域”专项治理工作,强化对医药领域“关键少数”、关键岗位的监督,立案114件115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3人、留置12人、移送司法8人。
在对国企领域易发多发问题进行常态化惩治的基础上,深入推进国企从业人员“收点小红包、做点小生意、帮点小伙伴、吃点小老板、打点小麻将”等“五小”行为专项治理。通过全面梳理国企领域监督执纪执法成果,精准归纳典型表现,形成《“五小”行为典型表现清单》,出台《全市国企从业人员“五小”行为专项治理工作重点任务清单》,进一步细化纪检监察机关、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任,并督促各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个性化治理方案,因企施策、按图施工。2023年,立案查处207件219人,有力护航全市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作风问题和腐败问题同根同源、一体同生。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刻认识由风及腐、风腐一体的内在机理,紧盯“四风”问题新动向,打出教育提醒、监督检查、严查快处、深化治理“组合拳”,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323件375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78件90人。综合运用正反典型通报、通报的再通报等形式,曝光439件次522人次,在全社会引发强烈反响。
受贿行贿是腐败的一体两面,行贿不查,受贿不止。为进一步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对党员干部腐败问题零容忍,对“围猎”干部的行为出重拳。制定出台《严肃惩治行贿行为工作机制(试行)》,对行贿行为处置、强化结果运用等方面进行规范。统筹运用纪律、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对行贿人实行联合惩戒措施。2023年,查处行贿人员102人,坚决斩断“围猎”之手。
郫都区纪委监委围绕食品安全领域,组织由“室组地”、党风政风监督员、特约监察员组成的专班深入一线监督,收集群众意见建议。
强化“全周期管理”
着力提升办案质效
正风反腐成绩的背后,是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握关键环节和重要节点,以“全周期管理”不断提升案件查办质效的生动写照。
“这封信反映的是社区党员干部的问题,里面涉及集体土地分配事项,建议第一时间走程序分办……”龙泉驿区纪委监委信访室工作人员正就当日收到的信访举报件进行集体分析研判并提出分办建议。
信访问题处置是案件查办的第一道关口,其处置质量如何直接关乎后端的办案成效。一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完善信访举报筛选研判和检查督办机制,从制度层面对检举控告类问题线索处置进行规范指导。建立健全巡察、监督检查、网络舆情反映、办案带出、其他单位移送线索处置工作机制。积极探索畅通信访举报有效途径,不断强化12388纪检监察监督举报电话和“码上举报”等宣传,实现指尖举报一键直达。
案件质量是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开展案件质量评查和处分决定执行情况检查,组织“十佳精品案件”评审、“十佳办案能手”评选等活动,实现案件查办工作经验的转化运用和共享推广,推动案件查办全流程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
针对基层办案质量不高、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全覆盖实践“室组地”“室组”、镇(街道)纪检监察片区协作机制,贯通上下、左右、内外合力,创新运用“大兵团作战”“前后端联动”等方法,切实保障和提高案件整体质量。
“建议督促成都交投集团党委对冉亚林案深入反思剖析,查找对‘一把手’监督漏洞,强化刚性制度约束,以点带面推动问题整改……”这是市纪委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冉亚林严重违纪违法案的审理报告》中的一段内容。
在审理报告中提出整改建议是成都探索“以审理促治理”的一项重要举措。不仅对当事人的违纪违法问题严格审核把关,同时审政治、审责任、审职权、审制度、审作风,通过在案件审理中加强对类案共性分析,找准问题症结、监督短板和治理体系的风险漏洞,针对性提出治理建议,推动标本兼治,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从近年查处的案件来看,腐败隐形变异、手段翻新升级等问题时有发生。对此,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探索数字纪检监察体系建设,以信息化、大数据为监督办案赋能增效。市纪委监委依托“智慧蓉城”建设,构建大数据资源池以及本地基础资源库、主题库、业务专题库、监督对象库,打造正风肃纪大数据监督平台,创建公车监督、涉法涉诉等30余个大数据监督模型,夯实大数据资源中心建设基础,形成数字监督检查体系基础框架,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效化、精准化和智能化。
成华区纪委监委审理工作领导小组对相关案件进行集体评议。
做实“后半篇文章”
铲除腐败滋生土壤条件
“我已犯下严重错误,最终将接受法律制裁,算算政治账、经济账、自由账、亲情账,等等,悔之晚矣……”2023年6月中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系统以案促改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兰正秋,原党组成员、市土地储备中心原主任施尚书的书面“发言材料”和忏悔视频让在场干部深受触动。
此前,2人因严重违纪违法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以这种特殊的形式让落马干部“列席”民主生活会,现身说法,是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做实“以案三促”的一项创新举措。
办案不是目的,推动治理才是根本。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查办违纪违法案件与堵塞漏洞、强化监督、加强教育结合起来,努力实现查处一起案件、完善一批制度、治理一个领域的综合效应。
挺纪在前,教育在先。在保持高压反腐的同时,市纪委监委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加大对违纪违法典型案件的通报曝光力度,盘活用好案件资源,聚焦典型案例“解剖麻雀”,编撰印发《说己》《勿以恶小而为之》等警示教育读本,拍摄制作《祸起忽微——国企从业人员“五小”行为专项治理警示教育片》,在“清廉蓉城”融媒体平台上精心打造《案说规纪法》《蓉纪串串香》等多个视频类、图文类栏目,制作《濯锦》电视专题片面向全社会播放,最大限度释放案例警示效应。持续将“互动式警示教育”纳入市、县两级党校培训必修课,全面推开会前学习“规纪法”、专题巡讲、送规送纪等普规普纪特色做法,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知规知纪、遵规守纪。
文化润心,养德固本。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并举,把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以“濯锦”品牌为引领,持续推进廉洁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进家庭。立足本土资源,在培育建成天府家风馆、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等5家省级廉洁文化基地基础上,提档升级罨画池、都江堰、杜甫草堂等廉洁文化点位,着力实现“廉珠成串”。高质量举办“金沙讲坛·濯锦系列”、“濯锦”标识设计方案征集、“濯锦杯”廉洁文学书画创作大赛等系列活动,广泛投放“濯锦”主题公益海报……“濯锦”廉洁文化润城润心功能进一步释放,崇廉尚洁的新风正气不断充盈。
第二期“濯锦”系列廉洁公益海报在成都各大地标建筑、公交地铁、景点商圈等持续投放,廉洁文化宣传“融于景”“赋于形”“润于心”。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