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介绍:五凤溪家风文化学院坐落于金堂县五凤镇成都贺麟故居纪念馆内,金堂五凤贺氏家族以“锄经种德”耕读传家,优良的家风中蕴含“廉以养德、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等价值观念,300年来,贺氏家族传承“爱国家、崇忠信、重教育、端志趣、倡简朴”等优良家训,培育了以中国著名的哲学家贺麟为代表的一批祖国栋梁之材。家风学院馆舍面积1800平方米,设有展陈室10个,教研室9间,常设“爱国家”“重教育”“慎交友”“倡简朴”“贺氏家训家规”“家庭文化传承”等陈列,参观教学路线围绕贺氏家族家规家训内容,展示贺氏家族的廉洁故事、家训精髓和传承脉络。此外,学院以已研发并开设家风家教、传统文化、巴蜀文化等主题系列特色教学,通过现场教学、体验教学相结合等方式,向广大干部群众弘扬家风文化及优秀传统文化。
贺麟先生是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黑格尔研究专家、教育家、翻译家,金堂县五凤镇金箱村2组是贺麟先生的出生地。
贺麟故居距今已近300年历史,建筑风格为典型的庭院式川西民居。2016年12月贺麟故居被列入成都市第七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入选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
三百年“带经而锄”,十四代耕读“种德”,父诏其子,兄勉其弟,血脉延续。锄头与经书,浇灌出子孙的诗书天地;言传与身教,滋养着贺氏的文明家风。
贺麟家从曾祖父起在学问上就有很深的学养。其曾祖父为清道光贡生,祖父为咸丰年间监生,父亲贺松云为晚清秀才。再到贺麟,长于五凤,授业北大,哲育中国,成为一代哲学大师,其女贺美英成长为清华大学的党委书记,无不印证了良好家风家训的作用。
爱国家——学术救国
贺氏家族历来儒学氛围浓厚,以爱国报国为家规家训之首。贺氏家族中也涌现过很多爱国、报国的贤士,最为我们熟知的贺麟便是其中典型之一。无论在留学期间还是回国后,他都始终心向祖国,其论文《中国革命的哲学基础》其实是庆祝北伐胜利。“七七事变”爆发之后,他写的《德国三大哲人处国难时之态度》在《大公报》上公开发表,极大地鼓舞了国人的斗志。抗日战争时期,贺麟还发表了《抗战建国与学术建国》 《儒家思想新开展》 《论人的使命》等一系列文章,主动承担学术救国的历史使命。
倡简朴——用了五十年的布沙发
贺麟先生和他夫人黄人道先生生活非常简朴。走进老先生的家,满屋子都是书,没有一件名贵家具,没有一件豪华家电。最有意思的是那一套布沙发,靠背、扶手到处都是补丁。据贺麟先生的邻居回忆,那套沙发是贺麟先生上世纪六十年代搬进北京干面胡同中国社会科学院宿舍时买的。贺麟先生去世后,黄人道先生继续使用,一直到她2016年去世时。
严教训——学不好重严惩
贺麟祖上教训极严,因此其刻苦读书、严谨治学自小就形成了习惯。他小时候因为背书不及时而受到爷爷的重罚,贺麟母亲不忍其受罚,为其求情也遭到训斥。据贺麟侄孙贺杰介绍,贺麟经常教育子侄学习不能倦怠,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学习。每当亲朋好友向贺麟借钱,只要提是为孩子读书,贺麟便立即慷慨解囊。令贺杰印象最深的是,一次贺麟向家里汇款,在汇款单留言栏上留下了百余字寄语,要求对子女严格教育,使之“好好学习,为人民服务”。
重教育——倾囊奖学
1985年,83岁的贺麟回乡探亲,主要日程便是参观学校。贺麟当时全部存款仅3万元,却一次捐给了淮口中学2万元、五凤小学5000元、五凤黄狮村小学2000元。不光在物质上,在精神上他也积极勉励青年学子。他曾说,“无论贫富,只要心向学习、心向进步,就能学有所成。”对于读者的来信,无论是求教、建议甚至是批评,他也会一一回信,虚心交流。后来,贺麟亲属又牵头成立了贺麟基金会,延续贺家助学传统。
贺麟先生在哲学上的巨大贡献和其一生不忘学术报国的精神,都源于其优良家风的熏陶。为深入挖掘贺氏优秀家风文化的传统内核与当代价值,贺氏后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校友会负责人等共同发起,于2019年挂牌成立“金堂县五凤溪家风文化学院”。该学院成为四川省首个以爱国主义、家风教育为主题,以优秀传统文化互动体验为特色的非盈利性文化教育类机构。
金堂县五凤溪家风文化学院以贺麟故居为依托,着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让新时代家庭观成为亿万家庭日用而不觉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同时吸引着省内外各单位、团体及家庭前来参观,开展党风家风教育。
开展教育方式:参观讲解、主题讲座
接待能力:每批次100至200人
开放时间:9:00-18:00
参观讲解时长:60分钟至90分钟
主题讲座时长:60分钟至90分钟
联系方式:18780207189、13550060013
预约方式:电话预约或通过搜索微信公众号“五凤溪家风文化学院”进行线上预约。
地址:金堂县五凤镇金箱村二组成都贺麟故居纪念馆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星光·1953」红色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