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芜纪念馆

发布时间:2022-04-17 10:38:14       来源:成都市新都区纪委监委

\

“流浪文豪”艾芜

艾芜(1904~1992年) ,原名汤道耕,中国现、当代作家,新都区清流镇翠云村人,是中国新文学史上流浪文学的开拓者之一,获得“流浪文豪”之誉,被鲁迅称为“最优秀的左翼作家之一”,和巴金、张秀熟、沙汀、马识途并称为“蜀中五老”。

艾芜为逃避包办婚姻离家南行。此次漂泊,决定了这位“流浪文豪”此后的文学生涯。以后六年间,他徒步到昆明,做过杂役;他流浪缅甸克钦山中当过马店伙计;他漂泊东南亚异国山野,与下层劳动者(赶马人、抬滑竿的、鸦片私贩以至偷马贼)朝夕相处。

\

艾芜解放前的作品,大都取材于社会下层的生活,这构成了他创作的一个特色。这样的创作思想,和他早年的流浪生活有密切关系。他曾经和被压迫的劳动人民一道受剥削、遭侮辱,因此对于他们,他不是平平静静着手描写,而是尽量抒发自己的爱和恨,痛苦和悲愤;对抬滑竿的、赶马的、偷马贼、私烟贩子、城市苦力、穷苦农民、普通兵士和小知识分子等所遭受的苦难和不幸,表示了充分的同情和愤慨。

艾芜纪念馆

\

艾芜出生及童年生活的地方,在现在的新都区清流镇。清流镇古名清渔镇,乃西蜀古镇,北宋《元封九域志》便列为新繁两大古镇之一。民国十八年(1929年)更名为清流镇。2004年10月,撤消利济镇,两镇合并为清流镇。艾芜纪念馆就位于清流镇翠云村4社汤家大院,于2019年年初在艾芜故居基础上建成,总占地面积3909平方米,建筑面积755平方米,包含“一园两馆”(“一园”即艾芜笔下的乡风民俗园;“两馆”即艾芜纪念馆、初心与使命馆),分别对艾芜笔下的川西乡风民俗,艾芜生平创作历程以及艾芜对党忠诚的思想信念、革命历程进行展陈,现配套艾芜研究、庭院休闲、专家讲堂、景观文化展示等功能。

\

艾芜笔下的乡风民俗园,于2013年在艾芜老屋的基础上仿照传统川西三合院恢复重建,并于2018年重新布展,共占地面积459平方米,2019年年初正式对外开放。乡风民俗园展陈内容均是从艾芜以家乡清流场为题材的作品中发掘而来。以艾芜祖父治家政策“耕读”两字为基础,乡风民俗园分为耕、读和生活三个部分;“耕”主要展现春耕、夏锄、秋收、冬藏等农事四季以及近代乡村日常生产生活用品;“读”主要由艾芜祖父书房、艾芜族亲谱系厅、私塾馆组成,还原近代清流场孩童接受教育场景;“生活”主要由堂屋、卧室、厨房及会客厅组成,展示川西传统民居风貌。

\

\

\

艾芜纪念馆建成于2019年年初,共两层,面积约237平方米,对艾芜生平创作历程进行展陈。纪念馆共分为八个篇章,一楼展陈艾芜出生、南行、加入左联完成代表作“南行记”及艾芜以笔抗战的经历,配置有多媒体设备、投影仪。二楼展陈艾芜在桂林创作大丰收、在重庆担任政府要职、鞍钢学习生活并完成“百炼成钢”以及艾芜晚年生活,配置有小型放映厅,播放同名电影《南行记》。

\

\

初心与使命馆是新都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打造的党员党性教育基地。初心与使命馆,着眼于用身边优秀党员的事迹来诠释初心与使命,通过全景还原和展陈清流籍著名文学家艾芜的革命历程,全面展现艾芜对党忠诚的理想信念、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对共产主义文学事业的坚韧执着,来加深党员干部对初心与使命的理解与感悟。初心与使命馆占地面积158.2平方米,同时配备了多功能会议厅,配齐电教设备,提供宣教、文化活动等服务功能。

\

\

\

2014年3月,艾芜纪念馆同巴金故居、李劼人故居一起被成都市政府公布为首批成都市名人故居保护名录,之后,又先后被评为四川省文学采风创作基地、四川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成都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等。

艾芜的“四宝”家风

\

艾芜奉行“四宝”家风,艾芜夫人王蕾嘉在怀念已故丈夫艾芜的诗中写道:“鸣呼艾芜,去也何速。造物见嫉,谁能永属。君乘黄鹤,我惭秋虫。魂兮归来,四宝家风。”

王蕾嘉诗中深情回忆艾芜奉行终生的“四宝”家风,即“早起、务农、疏医、远巫”,源于曾国藩同治元年(1862年) 7月25日写给他的三弟曾国荃、五弟曾国葆的家书:“ 余阅历已久,觉有病时,断不可吃药,无病时,可偶服补剂调理,亦不可多。吴彤云大病二十日,竟以不药而愈。邓寅皆终身多病,未尝服药一次。 季弟病时好服药,且好易方。沅弟服补剂,失之太多。故余切戒之,望弟牢记之。弟营起极早,饭后始天明,甚为喜慰!吾辈仰法家训,惟早起务农疏医远巫四者,尤为切要!”

\

艾芜根据实际情况,得其神髓,略有形式上的调整。如“务农”就改为自己做家务,他每天读写两三个小时候后就提着篮子去菜市买菜,自己动手做选菜、择菜、切菜、炒菜等例行的家务。锻炼身体也不刻意安排,随时上下楼、散步、打扫卫生、洗涤衣物等,都算锻炼身体。

艾芜一直奉行“活到老学到老工作到老”的原则,自走上文学道路开始,一直工作到生命的终点。南行漂泊的六年,二十多岁的艾芜一边打工糊口,一边读写,他自己称之为“墨水瓶挂在脖子上写作的”。到了七八十岁以后,艾芜“墨水瓶挂在脖子上写作的”精神不仅一脉相承,还发展为天天都会照例实行的“三不离”,即一天中或书不离手地读,或笔不离手地写,如果读写久了就换为菜篮子不离手。这“三不离”,几乎成了艾芜的生活常态。即使有客人来,他在平易而又热情接待的同时,谈的话题也大多是读写。

相关热词搜索:

下一篇:杨升庵祠及桂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