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儿(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在崇州市城区,有一处难得的闹中取静的山水园林,这就是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如画风光的罨画池。古色古香的亭台楼榭 、高耸入云的参天古木、移步换景的园林景致、泛舟湖上的惬意美好,不仅呈现出唐宋衙署园林的独特景观,更承载了厚重的廉洁文化内涵。
罨画池距今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东隅的陆游祠,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纪念地,也是国内除绍兴之外纪念陆游的专祠。陆游于宋孝宗乾道九年任蜀州通判初到崇州,后再度任蜀州通判。他居于罨画池,习于罨画池,无论是小楼、朱阁、恰斋,还是放杯亭、重阁、画船、小桥;无论是“三千官柳”,还是“百亩湖竹”,都给他留下了难以割舍的回忆。在蜀州,他主持检阅军队,渴望北伐;主持州考勉励学子,得志不能忘本……写下两百多首有关蜀州的诗词文章,其中30余首都与罨画池有关。
陆游的爱国诗篇一直是激励中华儿女统一祖国、抵御外侮的精神信念。“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书愤》《金错刀行》等多首陆游创作的爱国诗词也在陆游祠内逐一呈现,诗词所传递出的大气磅礴的英雄气概、热情浓厚的爱国情怀,无不让游览者内心久久澎湃。
陆游爱梅,认为梅花的品格最为高尚,在此遍植梅花,常以梅作诗。陆游《卜算子·咏梅》中有一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意为梅花的花瓣从枝头飘零,即使被车马行人辗踏,变成泥泞或是尘土,但梅花寒香的风骨不会改变,以此表达诗人爱国爱民至死不渝的精神。陆游祠内,香如故堂、放翁堂,都是后人对陆游的纪念。
“占胜芳菲地,标名罨画池。水光菱在鉴,岸色锦舒帷……”。这是铁面御史赵抃应《蜀倅杨瑜邀罨画池》时所看到的情景,宛如一幅五彩画卷,美妙之极。
罨画池内有多处以琴鹤命名的景点,而琴鹤正是北宋廉吏赵抃任江源(今崇州)县令时“清廉为民”的象征。宋仁宗嘉祐年间,赵抃入蜀时“以一琴一鹤相随”,在江源任上开渠兴修水利,惩治不法僧道,勉励学生努力……百姓呼为青天。每日公务完毕,必要焚香抚琴,待鹤归来,反省一天的作为。离任后,又曾任成都知府,后升任朝廷殿中御史。
赵抃在罨画池内盘桓时,也不弃每日自省的习惯,留下“瞑琴待鹤之轩”。在该轩的对面就是纪念他的琴鹤堂,堂为砖木结构,三开间单檐悬山式屋面,青瓦素壁。北面临池,轩窗雅洁。堂内堂庑宽敞、屋宇高峻,表现了赵抃廉洁自律的心胸,进堂便有肃穆崇敬之感。
时代变迁,宋代以后到明朝,再到如今,罨画池内风景依旧。虽然罨画池博物馆外围城市拓展、日新月异,但罨画池博物馆依旧延续了它的清幽、静谧,用它那浓厚的历史文化情怀默默见证城市的变迁。
罨画池部分诗词赏析
示儿(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赏析:此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名篇。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死去元知万事空”不但表现了诗人生死所恋、死无所畏的生死观,更重要的是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但悲不见九州同”描写诗人的悲怆心境,是诗人向儿子们交代他至死也无法排除的极大悲痛的心境,那就是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深深感到遗憾。“王师北定中原日”,诗人以热切期望的语气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的信念,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你的父亲,表达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悲壮的心愿,充分体现了年迈衰老的陆游爱国、报国之情。
蜀倅杨瑜邀罨画池
(宋 赵抃)
占胜芳菲地,标名罨画池。
水光菱在鉴,岸色锦舒帷。
风碎花千动,烟团柳四垂。
巧才吟不尽,精笔写徒为。
照影摇歌榭,分香上酒卮。
主人邀客赏,和气与春期。
赏析:尽占花草艳丽芳香处,名谓罨画池。水光潋滟,菱草长在镜子样的水面,岸边景色似舒展开的锦缎围起般漂亮。微风吹过丛花舞动,烟霭会聚柳枝垂下。这美景啊,才高也是吟颂不尽,妙笔也是描写不够。歌榭的影子在水面晃动,榭台上举杯抒怀古之情。主人邀客前来赏此美景,祥瑞之气随着春意而生,全诗展现了一幅罨画池水色亭台的美景图画。
(以上来源于相关文史资料)
开展教育方式:主题讲解、现场参观、座谈交流、互动式体验
接待能力:每批次30至50人
开放时间:9:00-17:00
参观时长:60分钟至90分钟
联系方式:028-82273230/62651033
预约方式:电话预约
地址:成都市崇州市崇阳街道大东街54号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成都游击斗争史料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