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工作集锦 > 宣传教育 > 正文

四川天府新区:打造廉洁样本 深化廉洁学校建设

发布时间:2024-11-11 16:45:53       来源:四川天府新区纪工委监察工委

走进四川天府新区元音中学校园,映入眼帘的是古雅的新中式建筑,主题展演中心和分布式主题图书馆等设施处处彰显着书院的清廉精神。

作为天府新区廉洁学校示范点位之一,元音中学将廉洁学校建设与教育工作业务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充分挖掘百年书院廉洁基因,以“文、景、师、制、教、风”为脉,探索“六廉建校”模式,通过文化倡廉、课程育廉、制度促廉,探索行之有效的廉洁学校建设路径。近期,元音中学获评成都市廉洁学校“样本”建设试点单位。

元音中学之名,源自始建于1807年的元音书院,书院原为寺庙,因寺僧不端,而被成都知府张敏树改建为书院,以田租为经费自养,彰显正气俭德。

元音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李佳琰表示,作为一个地方的文化高地,学校将元音书院“学校兴而人心正,人心正而风俗淳”的清正基因作为精神根脉,推动学校发展与廉洁建设深度融合、课程建设与廉育要素有机融合、校园文化与廉洁品牌全面融合,在教书育人中传播廉洁理念、种下廉洁种子,希望通过一个娃娃、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域风气。

在元音中学“廉育长廊”里,除了有廉洁从教楷模、廉洁齐家模范、清正少年标兵展示外。最引人注目的,是两句古朴的碑文:“学校兴而人心正,人心正而风俗淳”,碑文颇有唐代书法家欧阳询和褚遂良的风格,严谨工整,方劲浑厚,刚劲有力。这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从元音书院旧址出土的清代残碑上拓下来的。此外,学校还以“兴、正、淳”命名三个年级,在教师誓词、学生成长公约等文化设计中植入清正内容。班级黑板报、展示墙上,古今廉洁故事巧妙融入其中,学校处处可见廉元素。

\

学校依托元音书院打造廉洁文化阵地

让廉洁文化深入人心,不仅有阵地氛围营造,还应将廉洁文化和学科教学巧妙融合,通过课程育廉,做到润物细无声。

元音中学将廉育课程作为廉洁学校建设的重要载体,分层分类、项目驱动,将廉洁教育课程化、系列化、常态化,目前已完成包括270余项课例的《课程手册》4.0版,通过让廉洁教育与学科课程无界交融、跨界融合,结合新课标要求,开发了公园城市跨学科课程,学生通过“操场改造决策”“公园水质改良”“元音树领养”等真实而复杂的任务,深刻理解廉洁节俭的实际意义。

周芯钿同学表示:“我们参与了学校操场改建的决策过程,学到了如何在公共事务中做到公平公正。老师也让我们反思如何避免决策中的‘腐败’现象,这让我更深刻理解了廉洁的重要性。”

分管德育的副校长陈书红介绍,元音中学的学生自治组织“自发院”,在选举等各个工作环节均以公开公正为底线,让学生在服务中体会清正廉明的意义。同时,学校在“自主管理周”“法制教育周”“诚信考试周”等德育主题周融入廉育元素,牢固底线意识,厚植德行根基,形成了全方位、多维度的廉洁课程体系。

在廉洁学校建设过程中,元音中学还坚持廉制带动廉风,拓展廉育场域,通过建立一系列廉洁从教的制度保障,严格落实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度,将“荣誉积分”“数字画像”等创新制度融入到教师评价体系中,组织全体党员教师围绕不收家长礼品礼金、不接受吃请等,亮身份、亮承诺、亮行动,确保每一位教职员工都能够廉洁从教,同时发挥“家校共建共育”积极作用,以“小手拉大手”特色主题活动促进家校携手共育清廉。

这种廉洁影响也逐步延展到社会层面,借助秦东国际化社区的区位优势,元音中学携手家长、社区、企业等社会力量,共同打造廉洁教育生态。

四川天府新区正兴街道秦东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廖永慧表示,社区与元音中学的合作不仅限于资源共享,更是理念上的共鸣,通过“校家社企融创联盟”,共同推动了廉洁文化在社区的深入扎根,使整个社区的风气更加淳朴、向善。(四川天府新区纪工委监察工委 || 编辑 苏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