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工作集锦 > 宣传教育 > 正文

彭州市:多点发力推动廉洁文化浸润人心

发布时间:2024-12-17 10:58:55       来源:彭州市纪委监委

“《湔江河谷》这幅作品表现了彭州‘母亲河’湔江浩浩荡荡、澄清透亮、奔流不息的景象,让人不由领悟到大千若水、上善若流的深邃意境。”近期,彭州市纪委监委机关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等部门,在彭州市行政中心举办“书记话廉语·党群绘廉心”主题活动,吸引众多党员干部驻足观看。

今年以来,彭州市把持续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三不腐”的基础性工程,在本土资源挖掘、阵地矩阵建设、创新表达方式上重点发力,以分层化举措、多样化形式,推动廉洁理念深入人心,丰富“湔江清风”廉洁文化品牌内涵和外延,不断提升廉洁文化影响力、辐射力和渗透力。

\

群众到廉洁文化基地观看廉洁文化作品展陈(刘疆云 摄)

本土文化最具地方特色,蕴藏其中的廉洁寓意也最能引起广大干部群众的感情共鸣和价值认同。彭州市深挖红色革命文化、优秀传统文化、非遗工艺传承中蕴含的廉洁理念,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崇廉拒腐、尚俭戒奢。该市以秉彝亭、李一氓故居、刘邓潘起义旧址等8处入选四川省级红色遗址的红色地标为依托,精心拍摄《不脱产的农民武装“猎枪会”》《何秉彝:甘洒热血振中华》等“红色故事会”短视频,生动讲好红色革命故事;通过举办红色文化专题展览,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学习、重温誓词、开展感悟交流等活动,有力引导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同时,还以治理湔江为主线,梳理出西汉文翁、唐代刘易从、宋代梁介、明代胡子祺等众多治理湔江、修葺水利工程的古代勤廉官吏故事,知古鉴今、以文润城。梳理敖平风筝、彭州白瓷、刘氏制鼓、桂花土陶等非遗技艺中蕴含的匠心匠德,拍摄制作《以匠心,致初心》《行有约束,方能致远》等廉洁文化视频,深刻诠释“择一事、精一技,守一业、终一生”的工匠精神和“守规矩、明底线、知敬畏”的职业操守。

阵地建设是开展廉洁教育、传播廉洁文化的重要基础。彭州市以“寻找廉洁地标活动”为抓手,在成功培育白瓷艺术中心、万木留香博物馆、校园川剧博物馆(天府路小学)等5家廉洁地标的基础上,近期启动第二批廉洁地标评选工作,着重培育湔山堂中医药文化体验馆、昌衡故居等廉洁点位,并从“耕读之源、传家之风、济世之才”等篇章,推动省级廉洁文化基地“蔬乡清韵”提档升级工作,并有机融入天府蔬乡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产业规划和运营发展,形成“蔬乡清韵”廉洁文化阵地集群化发展、串联式打造。

“为丰富廉洁文化表现形式,我们持续探索‘廉洁文化+’模式,通过举办廉洁书画展、非遗作品展,组织参与优秀廉洁文化作品观摩交流等形式,推动廉洁文化有形有效。”彭州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丰富廉洁文化活动载体和形式,坚持因地制宜,关心关注群众喜闻乐见,推出系列廉洁文化精品创作,更好传播反腐倡廉正能量,唱响正风肃纪好声音。(彭州市纪委监委 冯周梁 || 编辑 周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