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流转集体‘三资’是否及时全面录入管理平台?资产交易是否做到‘应进必进、阳光交易’……”近日,彭州市纪委监委会同市农业农村局到九尺镇宝马村开展联合督查,着重查访村级集体“三资”监管是否到位、“三务”公开是否全面等方面内容。
农村集体“三资”领域腐败问题易发多发,农民群众反映强烈。今年以来,彭州市聚焦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基层产权交易规范化建设两大关键领域,以摸清资产底数为基础,以完善业务制度为支撑,以强化日常监督为保障,全面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到位。
彭州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对农村集体“三资”台账开展监督检查(张思敏 摄)
彭州市纪委监委督促主管部门市农业农村局定期组织镇村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对全市农村集体“三资”情况开展全面摸底排查。市农业农村局围绕清查、登记、核实、公示、确认、审核备案、汇总上报、纳入平台等重点流程、关键环节,采取随机抽查、一线核查等方式,确保村(居)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三资”得到全面清查。近期,通过查询平台了解,全市清查录入数据2053条,其中资金类267条、资源类817条、资产类969条。
为深入践行“完善业务制度就是反腐败”理念,彭州市纪委监委督促市农业农村局制定工作流程规范、完善日常管理制度,推动常态长效监管。市农业农村局在严格执行《四川省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规范化管理办法》的同时,逐步健全完善《彭州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规范,并在完善集体经济组织章程,建立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机构,健全村(社区)相关议事规则和管理制度等方面,进一步细化标准、制定规范。同时,彭州市农业农村局重点围绕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财务公开和“三资”监管系统操作等方面开展县级专题培训,有效提升镇(街道)和村(涉农社区)从业人员制度执行、流程把控、风险防范能力。
彭州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室组地”监督优势,把村(社区)集体“三资”管理纳入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重要内容,聚焦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不规范、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明确村集体财务管理、集体经济合同、集体债务、工程项目管理等“必查必看”监督重点,加强纪检监察监督与审计、财会、统计监督协同联动,以有力监督助推村(社区)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截至目前,全市已对村(社区)集体“三资”开展监督检查20余次,发现问题线索50个,立案29件29人。
下一步,彭州市纪委监委将进一步压实责任,持续规范村“三资”管理,把“三资”台账做成“明白账”“放心账”。同时,坚持案件查办与问题整改、建章立制同步推进,从源头上解决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努力实现农村集体“三资”交易阳光透明、规范有序,切实护好集体“家底子”、守好村民“钱袋子”,着力推动廉洁村社建设走深走实,牢牢守护乡村振兴物质基础。(彭州市纪委监委 汪全淼 || 编辑 周玲)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