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汉姜村,高标准农田大约有3300亩,面前的这片共计500余亩。今年耕种情况很是喜人,预计每亩能增产200斤左右。”7月初,在成都市郫都区红光街道汉姜村港新路,沿线的高标准农田里水稻已进入分蘖期,看着水稻翻滚着绿浪,村干部雷长兴向红光街道纪工委一行介绍着田里耕种进展。随后,纪工委工作人员前往农业和林业服务站详细了解了农田道路维护、灌溉设施、土壤质量等方面情况。
郫都区红光街道纪工委前往汉姜村查看耕种情况
今年以来,成都市郫都区持续深入开展高标准农田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集中整治,坚持以查办案件开道、完善制度提质、阳光交易治本,创新访群众、查“项目”,访部门、查“账单”,访平台、查“交易”“三访三查”工作机制,推动涉农领域管理规范化、使用廉洁化。
“作为都江堰精华灌区核心区,我们把监督全域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村集体‘三资’作为政治监督的一项重要内容,坚决保障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全力护航乡村振兴。”郫都区监委委员胡国建介绍。
立足高标准农田建设点多面广工作实际,郫都区组成专项调研组,全面调阅高标准农田审计报告,归类分析审查调查、监督检查、信访处置等数据。同时深入涉农职能部门、街镇、村社、田间地头调研走访,结合各街道(镇)、区水务局、住建局、农业农村局等单位对2020年以来的涉农项目全面自查情况,深挖出郫都区农村“三资”和高标准农田监管中违规违纪违法的问题表现及深层原因。
据介绍,为了精准定位问题“病灶”,开出对症“药方”,区纪委监委通过自查、专项监督、调研监督等,深挖彻查涉农领域行业性、系统性、关联性的“行业病”,发现了郫都区集中存在的典型问题16个,具体表现在违规决策、重建设轻管理、拆分项目规避程序监管等方面,由此确定了10项涉农项目突出问题作为整治重点,推动整治有的放矢。
为凝聚监督合力,区纪委监委强化与行业主管部门协同联动,加强与巡察、审计、财政等各类监督贯通协调,联动“12345”热线和纪检监察“码上举报”,拓宽群众监督渠道。以查办案件为引领,由委领导包案督办,下沉督导、听取汇报、会商研判、专题研究;强化“室组地”协作片区联合办案,依规依纪依法集中攻坚一批案件。截至目前,围绕高标准农田、农村“三资”已立案50人,查处32人,组织处理40人。
在严厉惩治、形成震慑的基础上,郫都区纪委监委坚持发挥查办案件治本功能。针对涉农领域案件暴露的行业性、系统性问题和日常监督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制发纪律检查建议书、监察建议书5份;督促主体单位制作办理流程图55个,推动各职能部门、街镇从项目招投标、资金管理等方面建立完善运行管理机制60余个。紧盯基层小微权力运行,深化农村产权交易规范化建设,探索构建农村“三资”“五化”工作机制,今年以来,完成交易268宗,成交总金额4亿余元。与此同时,进一步完善监督体系,构建“区统筹抓乡促村”监督格局,对村(社区)全覆盖巡察监督,选优配齐村(社区)廉情监督员,用好村(社区)居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队伍,组建“神秘访客”等贴身监督、跟进监督,提升群众自治效能。(成都市郫都区纪委监委 || 编辑 王钦)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