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媒体聚焦 > 四川省级媒体 > 正文

《四川党的建设》关注成都:政治监督护航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3-25 15:40:44       来源:《四川党的建设》

成都市——政治监督护航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们推出的新产品非常受海外市场欢迎,出口订单激增却遭遇铁路运力缺口,限制了销售量。”前不久,成都市青白江区纪委监委来到TCL光电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开展营商环境专项检查。该公司负责人焦急地反映道,如果运输问题持续,公司发展将会受到影响。

随后,青白江区纪委监委跟进监督,针对企业反映的问题,协调铁路口岸公司、海关、成都国际铁路港管委会等单位,通过定点跟踪、共商对策,不仅专项解决了该公司的燃眉之急,还借此契机摸排共性需求,建立起动态响应机制,保障了园区企业的运力需求。

\

成都铁路口岸货物堆场内集聚来自全国各地的出口货物,将搭乘成都中欧班列运往欧洲。(白桂斌 摄)

这个因纪委监委介入而破解的“爆单困局”,正是成都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化政治监督、护航园区建设发展的生动实践。当前,成都市拥有各级各类产业园区90余个,全市开发区贡献了全省开发区30%以上的营业收入、40%以上的税收收入和80%以上的进出口额,产业园区“一子落”,带动了经济“全盘活”。

发展需求在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成都市纪委监委主动把纪检监察工作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聚焦“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行动,开展立项监督、驻点监督、嵌入监督、协同监督,深化运用政治谈话、“九责工作法”压实责任,形成“全周期”监督闭环,以高质量政治监督赋能保障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我们从监督清单发布、定期梳理汇集、园区协作监督等10个方面,探索建立了一套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工作机制,确保园区建设有力有序推进。”成都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加快打造“有需必应、无事不扰”的营商环境,成都市纪委监委围绕市委“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部署,制定营商环境专项监督工作方案,紧盯园区急难愁盼,主动上门发放营商环境监督联系卡,同时整合“有事找纪检”“12345热线”“营商环境建设举报专区”等平台,建立涉园区信访举报台账,全程跟踪督办,做到企业吹哨、部门报到、纪检问效,推动监督效能转化为纾困动能。

\

蓬勃发展的成都未来科技城国际科教园区。(成都未来科技城发展服务局供图)

此外,成都市纪委监委制定出台《损害营商环境行为问责办法》《关于损害营商环境问题移送工作机制》,加强领导包案、包片督导,健全风腐同查同治工作机制,从政治站位、权力运行、责任落实、作风建设、制度执行等方面查纠问题,督促职能部门强化政策执行、提升服务质量,引导公职人员在政企交往中守住底线、不逾红线。2024年以来,全市共查处损害营商环境问题824件918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758人。

立足职能职责,因地制宜创新监督举措,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保驾护航——四川天府新区纪工委监察工委依托“政商廉盟”协作平台,开展“亲清”沙龙、“联企清风行”行动、“清风话廉”座谈会;成都高新区纪工委监察工委联动多部门建立“纪企直通”机制,设置22个营商环境专项监督“联系点”和“观察哨”;温江区纪委监委围绕政策执行、形式主义等8个方面内容,做好“警示”提醒、“风险”提醒、“跟踪”提醒3类“提醒式”监督。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新时代清廉蓉城建设,以廉洁机关、廉洁企业、廉洁中介建设为依托,探索园企清廉共建行动,持续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成都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黎梦竹)


\\

《四川党的建设》杂志2025年度第6期“廉洁四川”栏目刊发文章《成都市——政治监督护航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关注成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化政治监督、护航园区建设发展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