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直播打赏为名,暗地里帮公职人员收受高额贿赂”“借房产交易之机,低买高卖输送利益”“打着公益捐赠的幌子,大搞医疗腐败”……3月17日至22日,由省纪委监委宣传部联合省内多家主流媒体单位,创新摄制的“聚焦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系列创意短剧《撕开腐败行为“隐身衣”》,在“廉洁四川”融媒体矩阵播出。
今年1月,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强调,加大新型腐败与隐性腐败惩处力度,让新型不“新”、隐性难“隐”。此次推出的创意短剧,精选近年来各地查处的相关典型案例,紧盯“影子戏法”干股分红、“套用工具”金融腐败、“私人定制”违规领薪、“公益捐赠”掩人耳目、“房产交易”利益输送、“免除债务”暗度陈仓等作案手法,进行了情景再现和生动演绎。
新颖有趣的剧情、鞭辟入里的分析,加上契合传播的节奏,使得该短剧一经推出就引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关注和热烈反响,仅“廉洁四川”微信公众号相关发布内容阅读量就逾40万次。大家纷纷表示,要深刻认识新型腐败与隐性腐败的严重危害和恶劣影响,自觉增强抵制歪风邪气、廉洁规范从业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提升辨别力 深刻认识变异腐败行为的危害
“这六集短剧以情景剧的形式,揭露腐败分子利用各种隐蔽的手段进行权钱交易的新变种,给广大干部敲响了警钟。无论腐败的手法多么隐蔽,终究逃不过党纪国法的制裁。”一连多日追剧后,乐山市金口河区委组织部干部周先琼感触颇多。
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变化的只是作案手段,掩盖不了权钱交易、谋私逐利的本质,但花样翻新的违规操作,无疑增大了被发现和查处的难度,也让其变得更具迷惑性和欺骗性。
“为以直观、生动的宣传教育方式增强广大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意识,我们采取第一人称视角,以真人演绎、寓教于演的方式,对‘影子股东’、定制领薪等各类隐形变异的腐败手法进行深入剖析。同时,还融入大数据监督等科技反腐思维和元素,展现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破解隐性腐败的创新实践。”据省纪委监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其目的就是要营造辨别、抵制、惩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良好舆论氛围,释放出“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强烈信号。
对于这种集趣味呈现与深度剖析于一体的宣传教育方式,宜宾市兴文县统计局办公室负责人邓圣川予以高度评价。“这次短剧在艺术表达层面呈现出‘硬核反腐+软性传播’的有机融合,既保持了系列作品的观赏性,又实现了廉洁教育的精准触达。期待未来涌现更多具有法治思辨深度与艺术突破勇气的作品,通过全媒体传播矩阵的协同共振,构筑起全民参与的反腐败人民战线。”
形式新颖、易于接受是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以透过行为表象直击腐败本质的努力,精准撕开新型腐败与隐性腐败的“隐身衣”,让广大党员干部从中受警醒、明底线、知戒惧,这一点在此次短剧的案情剖析上有着直观呈现。
通过深入研究,达州市通川区纪委监委第二纪检监察室干部曾娜娜认为,《网红的秘密》这一集揭示了公职人员王某以“网红经济”为载体,通过“培育网红—高薪聘用—利益输送”的迂回路径进行受贿的腐败新形态。
“表面上,网红凭借个人能力获取房产公司高薪职位,实则其薪资水平与市场价值严重偏离,本质是王某利用职权,通过网红薪资进行洗白的利益输送。这种‘权力—流量—资本’的三角闭环,无疑是一种规避监管的新动向。”曾娜娜表示。
腐败分子逃避审查的动机和能力越强烈,越凸显出提升办案能力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真观看该剧后,眉山市仁寿县纪委监委驻县教体局纪检监察组干部杨肃礼深切体会到了大数据信息化对于正风肃纪反腐的重要性。“我们必须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加强对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持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才能推动反腐败斗争取得更大成效。”
增强行动力 自觉涵养链接规范从业的自觉
在产生思想触动的同时,不少党员干部和群众在观剧时还紧密结合工作实际,表达了自身抵制腐败、推动廉洁从业的信心和决心。
作为一名医疗工作者,巴中市巴州区人民医院办公室主任贺虎对剧中《伪善“捐赠”》一集所揭示的医疗腐败印象深刻。“医疗领域设备采购、药品引进等环节的廉政风险不可小视,一旦放松监管就可能演变成系统性腐败。作为青年医务工作者,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白衣天使的职责不仅在于救死扶伤,更在于以廉洁守护生命尊严。”
成都市大邑县交通运输局公路管理科负责人罗闯从自身岗位面临的廉洁风险出发,开始细化下一步的防范举措。“我所在的公路管理科项目数量多、资金体量大,也很容易产生剧中诸如‘托关系、收红包、吃回扣’等风腐问题。对此,我将以典型案例为鉴,强化制度执行及监管力度,及时完善项目制度体系,对重点人员进行轮岗,防范长期在岗带来的人情网、关系网、利益网等腐败风险。”
这种对廉洁从业的坚守在网络平台评论区也有体现。有网友在留言中写道:“办事不要总想着走捷径,就像剧中一样,靠不正当手段获取的非法利益最终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清白做人、干净做事才是长远正道。”
不仅有思想触动,更有思考启发。有的党员干部从此次系列短剧中还学到了推动工作的新思路。
绵阳市盐亭县人社局副局长陈荀认为,剧中运用大数据监督精准锁定利益输送链的做法很有借鉴意义。“结合人社工作实际,我们可以建立社保资金动态监测平台,通过数据比对预警异常信息,推广运用‘阳光人社’线上举报平台,畅通群众监督渠道,以科技手段让腐败‘隐身衣’现形。”
广元市剑阁县纪委监委宣传部部长仲勇则从剧中找到了挖掘当地廉洁文化的有效形式。“当前,短剧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也逐渐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作为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宣传干部,我们也要善于运用分众化、精准化、立体式的传播方式,深入挖掘剑阁的红色文化、蜀道文化和三国文化,讲好清正廉洁好故事。”
一次创意的廉洁短剧展播,同样也是一次生动的廉洁教育课。“接下来,我们将以此次系列短剧的推出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对惩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宣传教育力度,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严于律己、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保持对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警惕,共同凝聚抵制腐败、崇廉尚洁的新风正气。”省纪委监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四川党的建设》关注成都:政治监督护航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四川日报关注成都:清廉蓉城建设“七大行动”开展一年来 已培育“清廉样本”76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