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媒体聚焦 > 四川省级媒体 > 正文

有一种感动,叫“天府好家规”

发布时间:2024-06-25 09:23:57       来源:天府新视界

\

在巴蜀大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孕育在家庭美德的沃土之中,蕴含在家规门训的字里行间。

7月初,“天府好家规”宣讲活动即将启动,宣讲阵容由四川省首届和第二届“天府好家规”的获奖代表组成,他们将讲述那些曾经感动过无数人的家规和背后的故事。

2017年的首届“天府好家规”评选活动,我们认识了“耕读传家”的成都市金堂县贺氏家族,走近了“心许三线”的冶金史研究专家杨文仲,体会了范仲淹后裔世代传承“先忧后乐”的家国情怀,感受了自贡胡氏家族百年来“薄己厚人”的无私本色。

2023年,“天府好家规”评选活动再次启动,达州周永开家规的忠诚为民、甘孜藏族自治州降巴克珠家规的忠心为国,在平凡岗位守粮爱粮的巴中蒲丽蓉家规,讲究以和为贵的成都费怀银家规……

一条条“天府好家规”背后,涌现的是家风传承的不竭动力和蜀地清风的鲜活气息。当我们再看好家规,探讨的是那些蕴藏在家风家规中的家庭美德——它们展示着巴蜀文化的深厚底蕴,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缩影和代表。

\

天府家风馆正门的石刻,上书“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两届评选,时隔六年,“天府好家规”共计发布58条。如果将目光放至整个评选过程,征集到的优秀家训家规有上千条。如此丰富又寓意深远的好家规,是如何挖掘、提炼而成的?

借由“天府好家规”评选活动,很多人开始真正地、认真地思考自己的家规家训家风。有的家庭保存有祖上留下的家规家训,通过评选活动开始重温、检视自己,如成都金牛叶氏家规。

300多年前,叶氏先祖入川时就随身携带着家族家规。在入川后的漫长岁月里,族人又根据四川的人文地理、风俗人情、社会变革等等因素,对家规进行了增补、深化,演化成了如今的“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尊敬长上、和睦乡里、各安生理、无作非为、耕读兴家”。家规滋养着叶氏大家族,诞生了许多优秀人才,其中包括音乐家叶伯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尚福,以及先后担任成都石室中学校长或副校长的祖孙三代人等。

\

成都金牛叶氏的“家约九条”

有的家庭此前没有正式形成家规文字,结合自身实际和对家庭的期望,开始总结提炼自己的家规家训,如蒲丽蓉家规内容:爱粮守粮感党恩、勤劳坚守尽忠诚、孝老爱亲弘美德。

蒲丽蓉是巴中市通江县铁佛粮油管理站粮油保管员,出身农家的她对粮食有着特殊情感。怀着对粮食的敬畏之心,她将这份情感也融进了家规。提炼总结的21字家规中,有26年守粮生涯的“勤劳坚守”,更有一个平凡守粮人的责任与担当。

“养志松龄、廉洁立身”“耕读传家”“忠诚、为民”“一心跟党走,忠心保家园”……赏阅“天府好家规”,内容隽永,一股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高度融合的家风文化清风扑面而来。它们均是围绕古代先贤、当代英模、普通百姓、先进榜样等筛选而出,秉持时代性、多样性和传承性的原则,立体展现四川各行各业守家规、传家风的良好风貌,充分展现了四川各地的历史人物特色和现实生活写照,全方位展示了川人的家国情怀。

\

蒲丽蓉(右)向小儿子讲述种粮的艰辛 摄影/闫靖

家规是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当我们重新审视家规家风,是对巴蜀文化的再一次认识,去思考那些承载着蜀地文化的基因和血脉。

“天府好家规”的一个共性便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方向。这背后,是巴蜀文化的真实写照:自古以来,重视教育和培养人才,敬贤尊老、耕读传家是四川主要人文特色。

四川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得天独厚,成都平原和四川盆地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是古蜀先民的栖息之地。良好的生态环境造就农业发达、副业兴旺,为古蜀人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古蜀人筑屋安居、自耕自足、乐观包容、耕读传家,过着安定而又富裕的日子。

正是这样的生活环境,造就了蜀地重视教育和传承的风气。从汉代以来,蜀地涌现了许多杰出的人才,如文翁、司马相如、扬雄,都和重视教育的社会风气分不开。文翁倡导教育、让天府成都成了文运勃兴之地,司马相如则被后人誉为汉代赋圣,扬雄被称为西道孔子。四川也是从汉代开始就形成了浓厚的文化风气并传承于后世,影响深远。

另一方面,移民文化交融为四川带来了新的活力。秦汉之后,四川历史上有几次大移民活动,尤以清前期的“湖广填四川”为最。这是四川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移民活动。入川移民分布在四川各地,垦荒经商、办学行医,为蜀地家风民风增加了新的内涵。

如首届“天府好家规”代表、成都市金堂县贺氏家族的家规“耕读传家”。清康熙年间,贺氏家族由湖南入川,世居成都金堂五凤镇,三百年带经而锄,十四代耕读种德,父昭其子,兄勉其弟,血脉延续。锄头与经书,浇灌出子孙的诗书天地,言传与身教,滋养着贺氏的文明家风。

绵阳陈氏家族始祖在200多年前入川,从湖广衡州府(今湖南衡阳市)阳县南乡铁广铺来到四川,在安州繁衍生息。作为第二届“天府好家规”的代表,“不忘本,不忘根,不忘恩”的家规没有修饰或华丽的词语,浅显易懂,讲的都是如何做人的最朴素道理。

正是由于历代移民,四川成了“五方杂处”的移民社会,推动了农耕与经济贸易的发展,增进了文化的交融和包容。他们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崇尚耕读传家,并由此形成浓郁的社会风气。

\

绵阳陈氏家族老人为当地小学生讲述陈氏家训故事

家规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土壤,孕育着家庭成员的人格特征和精神风貌。四川的好家风传扬了上千年,在新时代有了新的承载与传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眉山三苏祠考察时指出,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

为发挥家风文化影响人、感染人、熏陶人、启发人的引领作用,四川在2021年开设了天府家风馆。这里是四川省家风文化最集中、廉洁教育资源最丰富的综合性展馆,也是国内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表现形式最完备的家风家教主题展馆,为全省党员干部提供了浸润天府好家风的平台,通过故事化表达、沉浸式体验,引导党员干部不断筑牢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线。

在四川,“眉山三苏”名扬天下。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苏氏一门的伟大成就,程夫人功不可没,她是苏洵的妻子,又是苏轼、苏辙的母亲和启蒙教师。为了纪念程夫人的情操和气节,眉山市青神县苏母祠在2023年正式开馆,被授牌为四川省家风家教创新实践基地。这一以家风家教为主题的展馆和基地,有助于推动社会对家风的重视、理解和传承,让好家规好家风影响更多干部群众。

\

苏母祠廉洁文化基地

两届“天府好家规”的评选,在社会上掀起了提炼好家训、学习好家规、传承好家风的热潮。好的家规不仅需要在家庭内传承,更要在全社会传扬。

从抗美援朝特级英雄黄继光开始,德阳中江县黄家已走出16名军人。作为黄继光的侄子,黄忠凯走进校园,将蕴藏在家规中“爱国奉献、培育子弟”的道理用最浅显的语言向孩子们传递,红色的爱国基因也在这样生动的讲述中得到了传承和弘扬,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从个人到家庭、再到社会,好的家规在践行和传扬之下有了强大的“磁场”,如一缕清风吹进千万家,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

很快,“天府好家规”宣讲活动也将正式启动,更多的好家规将走出字里行间,再一次来到聚光灯下。通过获奖代表的讲述,我们一起了解个人和睦治家的心得,感受好家规的思想精华和文化精髓,看家风民风社风向上向善。

当好家规成为每个家庭的追求,必将有更多人受其滋养,得到精神的抚慰、行为的引领。当每个家庭都注重家风,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好家规将成为沉淀在我们骨髓里的品质,让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


\

\

“廉洁四川”网站刊发该文章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