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制作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刘芳源 成都市纪委监委)
对李国来说,只要不下雨的日子,就是工作日。
每天天亮就出门,晚上十点多回家,一只鼓鼓囊囊的大背包是他最忠实的伙伴。翻开背包,里面既有笔记本电脑、充电器、相机等数码办公用具,也有手铲、小刷子、手套等“原始”工具,还装着零食、手帕、花露水、茶杯等生活用品。
自从部队转业来到成都市双流区文物保护管理所,李国已与考古相伴二十多年。在双流这片土地上,他相继主持参与华阳河池遗址、黄水凌石桥遗址、友宁桥遗址、三官堂遗址、包桥遗址、彭镇羽体中心遗址等项目发掘工作,经他手挖掘的,包括一级文物20件、二级文物50件、三级文物338件、一般馆藏文物1478件。
与三星堆、二里头、良渚遗址等考古项目相比,李国参与的项目似乎籍籍无名,但在他看来,能拼贴一小块历史的拼图,也是文物工作者的骄傲。“这些遗址完整地构建了双流4500年左右的考古学文化序列,能够把一个地方历史文化说清楚,我心里非常踏实知足。”
欲要通晓考古,须先学会“问土”。田野考古不仅是指在遗址所在地进行实地挖掘,还包括收集整理挖掘出的文物、完成考古挖掘记录等步骤,需要长时间“泡”在野外。风吹日晒、风餐露宿的艰苦环境和寻寻觅觅却一无所获的心里落差,都是考古工作者需要克服的考验。
与这些困难相比,如何与村里老百姓打好交道,是基层文物考古人李国的另一大课题。一些偏远山区的村民由于不了解考古工作,会把考古人与盗墓贼混为一谈,由此阻扰田野发掘工作。“我常常和乡亲们解释,我们挖的是‘有文化’的泥巴”。在考古现场附近,李国将过往的考古成果做成展板,邀请附近村民来观看,并为他们进行耐心的科普讲解。“这些年来国家对文博事业高度重视,随着考古不断走向大众,我们的工作也得到越来越多乡亲们的理解和支持。”
李国用“信仰”一词来解释自己在考古领域二十多年的坚守——“我相信这片土地会有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也相信能通过双手揭开他们留下的文化密码”。
一块残破的陶片、一粒炭化的粟、一处沉睡的遗址,都记录着中华文明从多元走向一体的历史进程。“我们国家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正是由于五千年的民族文化积淀。我们考古工作者要做的,就是拨开历史尘埃、还原过往的真实瞬间,让人们通过回望过去看到身之所往、心之所向。”在李国看来,自己从事的不是“甘坐冷板凳”的工作,而是全天下最阳光、最快乐的事业。
数不清的考古手铲,二十多本考古记录本、1000多G考古资料素材,是李国奋斗的见证。他将继续背上“百宝箱”,为灿若星辰的五千年文明拼贴历史的碎片。(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沈东方)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推出由成都市纪委监委联合成都市双流区纪委监委制作的视频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秋光凝聚,露华至清
下一篇:非凡十年·特别策划丨在勇于自我革命中赢得历史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