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2月8日,江西省芦溪县纪委监委和上埠镇政府工作人员在中埠村走访看望留守老人和儿童,并帮助他们用手机视频语音通话与外出东莞务工的亲人互致祝福。 邓建萍 摄
一年之前,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春节假期“史无前例”被延长;一年之后,国内疫情虽然得到有效控制,但入冬以来多地陆续出现零星病例,防控须臾不可放松。
时近除夕,尽管“回家”的愿望愈发强烈,但为了守住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越来越多的人响应号召、选择留下。大家都清楚,今年不回家过年,是为了以后更好地与家人幸福团圆。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吴春耕日前介绍,今年春运期间预计累计发送旅客11.52亿人次左右,比2019年下降六成多、比2020年下降两成多。近日,智联招聘面向全国企业及异地就业人员发起调研,数据显示,57.6%的人表示此次春节不返乡。
漂泊在外,子女是父母心中永远的牵挂。近期,“听说我过年不回家爸妈寄来的年货”成为热议话题,网友们纷纷晒出来自家乡的“味道”。不仅鸡鸭鱼肉、煎炸卤腊应有尽有,细节之中更是暖意融融。留在北京过年的王女士收到妈妈寄来的近50箱年货,还被叮嘱“照我写的做,妈不嫌你胖”;一位山东母亲给在辽宁读大学的儿子寄去全套包饺子用品,分好的面剂子、调好咸淡的馅料一应俱全;有人收到“全是瘦肉的腊肉、剁碎炒好的鸭肉”,有人收到整整一头羊;还有妈妈附上手写的近10页菜谱,有父母不仅将食材按顿分装好,连配菜的大葱和香菜都没有落下……
人们不禁感慨:“往年父母的爱是塞满回程的行李箱和后备厢,今年是直接空降塞满冰箱。”然而,一些子女在外过年的老年人却表示,自己过年“怎么简单怎么来”,反正“孩子不回来,准备多了既费事也浪费”。对于就地过年的倡导,他们虽然略有遗憾但依然支持,因为“安全第一、工作重要”,“等将来不忙了,还是希望孩子能回家看看”。
为降低春运大潮与走亲访友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及安全隐患,此前,人社部等七部门印发通知,于1月21日至3月底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迎新春送温暖、稳岗留工”专项行动,鼓励企业发放“留岗红包”“过年礼包”等,让异地就业人员留在就业地安心过春节。
元旦刚过,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总工会便拉开了全区留“厦”过年的序幕:500万元作为普惠资金对留“厦”工会会员进行专项补助;300万元作为员工“平安返厦”车费补贴;200万元用于慰问坚守岗位的一线职工;100万元为职工发放消费券。目前已有40多家企业响应倡议,留“厦”红包也“充值”到过亿元。
调查显示,“就地过年”的职场群体对当地政策也有相应的期待,63.9%的人呼吁政府在春节期间“稳定物价,保证‘菜篮子’”,53.2%的人期待政府“发放消费券、购物补贴”等福利,29.6%的人期待“城市户外景区减免门票”以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此外,28.2%的受访者还希望各地政府能给予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更多人文关怀与补贴,其中家在县城和农村的受访者选择该选项的占比更高。
事实上,这些期望都在加速落实。日前,民政部下发《关于加强寒假春节期间父母就地过年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的通知》,确保每一位留守儿童有明确的被委托照护人妥善照料。湖南开展市场监管“年关守护(2021)”行动,确保重要商品市场供应和价格平稳运行;北京、深圳等地发放数字人民币红包,多地向就地过年人员发放消费券、流量大礼包等;多地旅游景区、文博体育场所春节期间免费开放。
对于就地过年群体,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春熙路街道办事处主任龚晓兰建议:“他们在这座城市忙碌了一年,这个春节正好可以放慢脚步,感受一下。他们追梦的这座城市就是他们的家,就地过年就是在家过年。”(记者 管筱璞)
中国纪检监察报刊发该文章截图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中央纪委网站关注青白江:廉洁家访筑牢双层防线
下一篇:检察机关为何追加起诉
从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一共同职务犯罪案件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