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媒体聚焦 > 中央级媒体 > 正文

织密防护网 护航人民健康

发布时间:2020-06-09 07:18:33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摘要:6月9日,中国纪检监察报第8版“求实”聚焦各地总结疫情防控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加大改革力度,有力护航人民健康安全,其中关注成都市进一步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构建更完备、科学、规范的公共卫生法律法规体系。

\

中国纪检监察报刊发该文章截图


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事关社会政治大局稳定。经历大考后,我们应及时总结疫情防控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加大改革力度,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有力护航人民健康安全。

\

近日,上海市黄浦区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出“打浦慧医疗”微信服务号平台,23位家庭医生每天轮流在线坐诊,开展科普宣教和健康咨询问诊,成为社区居民和区内企业员工线上线下的“健康管家”。图为家庭医生吴舒窈在直播开始时和在线的居民打招呼。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1 按平战结合的要求,夯实基础、完善机制

【案例】

这几天,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吴浩一直在忙一件事:与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联动,织密社区公共卫生防护网。

4个多月前,吴浩和基层防控专家组一行27人奔赴武汉,为当地社区防控做了大量工作。前不久,他结合自己在社区防控工作中的经验和收获,和医药卫生界别其他委员共同提交了一个关于发展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组建专业人才队伍的提案。

吴浩的提案和具体行动,呼应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相关工作安排——要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坚持生命至上,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制,完善传染病直报和预警系统。

我国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起来的。2003年“非典”疫情发生后,进一步得到完善,但在应急性、灵敏度、功能性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障碍,特别是临“危”处置能力有待提升。

比如,在正常情况下,一些公共卫生事件的逐级上报和逐级回复的程序没有问题。但一遇到重大突发情况,层层上报、逐级审批式的报告机制会直接影响应急响应速度,无法实现有效预防、及时控制的目的。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刻不容缓。按平战结合的要求,夯实基础、完善机制。“平时”要具备战时的应急能力,“战时”的快速反应能力则要更好体现和发挥平时的基础和养成的机制,实现“关键时候拉得出来、顶得上去”。

疫情暴露出的管理痛点,就是治理变革的着力点。如今,支撑我国发展的要素条件在发生深刻变化。无论是国家治理还是地方治理,这种变革和提升,都不是一个“点”或若干“细节”上的改进,而是整体化的优化和升级,是对应急处置能力的全方位重塑。

一次疫情,就是一次深刻的检测。各地纷纷采取举措,在构建新型公共卫生体系方面作出探索。

【案例】

在云南,当地一手抓疫情防控不放松,一手抓长效机制建设,提出实施云南省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提升工作和疾控机构核心能力提升工程计划,“双提升工程”总投资65亿元。

在北京市石景山区,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诺敏根据前期调研发现的问题和自身在一线工作实践,建议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医疗机构在疾病监测、报告、健康管理、临床预防和院内感染等方面的职责要求;完善应急状态下街镇与基层卫生机构的联动机制,将各项工作下沉到社区,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充分发挥“关口”作用。

在上海,当地把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融入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加强基层疫情防控能力建设;加强社会面协同联动,发挥各类组织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实现联防联控;加强分区域、分等级公共卫生安全风险评估,实施差异化防控策略,实现精准防控。

发挥制度优势,是我们战胜疫情的法宝。着眼长远,各地进一步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构建更完备、科学、规范的公共卫生法律法规体系。

今年4月7日,广东印发《关于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若干意见》,提出2022年和2025年两个阶段治理目标,把完善公共应急体系“作为全面深化改革任务的重中之重”。

5月25日,四川省成都市发布《关于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343”的重点任务建设:立足推进公共卫生法治体系规范化等三大建设、聚焦提升公共卫生应急处置等四大能力、着力互联网建设等三大要素,到2025年,将成都建成国内一流、国际先进,与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相匹配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各地治理中推出的改革方案,是有针对性的城市应急体系重塑之举。

2 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关键在一个“防”字

【案例】

经历了疫情大考的上海,目前已建成密布全市的20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哨点诊室。

哨点诊室,顾名思义,发挥着“哨点”的作用,对发热患者开展筛查、甄别、治疗和转诊,整个流程环环相扣。闵行区浦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李荣清晰记得不久前发生在社区哨点诊室里的一件事。

一位居民,从湖北返沪,按要求居家隔离14天。隔离结束次日,这位居民出现发热干咳症状。当他来到社区医院后,医务人员将他引导至诊室,测量体温后,详细询问流动病学史,安置到留观室,同时启动转诊流程。“整个过程,不会与其他患者接触。该居民最终排除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家庭医生随即主动与其联系,进行健康宣教和心理辅导。”对于社区居民来说,家门口有了发热哨点诊室,配合预检分诊、门诊转诊及家庭医生随访,监测功能得到不断升级。

发热哨点诊室,只是上海多点触发、动态灵敏的预警研判模式之一。像上海一样,各地针对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的重要性都有深刻认识。预防是最经济有效的健康策略。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当前,境外疫情扩散蔓延势头没有得到控制,不能有“松一松、歇一歇”思想,而应保持头脑清醒,慎终如始。

如何增强早期监控预警能力?靠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改进不明原因疾病和异常健康事件监测机制,提高评估监测敏感性和准确性,建立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健全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提高实时分析、集中研判能力。

【案例】

在浙江省杭州市,提升区县级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能力和生物安全防护成为疾控部门的工作重点。目前,杭州市疾控中心已为13家有实验室的区县级疾控中心配备了核酸提取仪和荧光定量PCR仪,并提出改造提升实验室的要求,为扩大检测能力以及应对新发传染病病原体的生物安全防护做更全面的准备。

织密公共卫生治理这张网,防止小病酿成大疫,关键在基层。为此,江西推行乡镇卫生院人员“县管乡用”,发展基层医疗卫生特色科室建设,提升疾病诊治能力,使之成为群众看病防病“主阵地”。辽宁沈阳则通过重点监测、第一时间处置、实行“一米线”等三项措施,提升疫情监测预警能力。

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更要强化基层卫生人员知识储备和培训演练,提升先期处置能力。人的因素,是决定性因素。人才培养和人力投入,是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的根本所在,疾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方面的所有工作都要靠人落实。由于种种原因,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普遍出现人才流失、队伍不稳、业务素质不高和功能弱化等问题。

疫情终将过去,如何打造一支真正能平战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队伍?最需要加快布局的是在高校加快建立完善互补性的从本科到硕士、博士的公共卫生专业教育体系。我国公共卫生人才教育培养已形成规模化体系,此次抗疫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总体上其完整性、专业互补性还有待强化,由低到高的专业培养布局有待完善。同时要提高包括培训、疗休、薪酬等在内的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待遇。

在现实中,很多地方已迈出这方面的步子,通过增加人员编制、集中科研资源、筹划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保障人员薪酬待遇等一系列改革,让公共卫生人才留得住、有发展。有的高校建起公共卫生人才“蓄水池”,比如上海健康医学院将组建“健康与公共卫生学院”,目前已开设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相关专业,今年秋季,学院将迎来首批新生。学校还同时申报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本科专业,或将于明年招收首批学生。

3 提升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找出问题、认清方向

【案例】

这是一组救治数据:截至4月24日在院重症病例清零,武汉累计收治重症18798例,治愈出院15965例,治愈率84.93%。仅武汉确诊的2500多名80岁以上高龄患者中,救治成功率接近70%,年纪最长者达108岁。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让世界看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践行初心的郑重承诺;而实现这一承诺的硬性支撑,就是强有力的疾病救治能力。

疫情期间,国家财政紧急下拨疫情防控补助资金,各地纷纷加大疫情防控投入,呼吸机、防护服、救护车等各类医疗物资全国调运,粮油、蔬菜、水果等各类生活必需品八方汇集。据悉,确诊住院患者人均医疗费用达到2.15万元,重症患者人均治疗费用超过15万元,这些费用除部分由医保报销外,其余均由国家财政补助,从根本上解决了民众就医的后顾之忧。

灾情是提升救治能力甚至治理能力的课堂,告知人们哪些地方存在“淤结”,哪些方面需要“疗伤”。凡灾情中暴露问题多的地方,都存在结构性“痛点”。找到这些问题,就有了治理变革的着力点。

比如,在应对疫情中,作为主要技术支撑单位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挥了重要的参谋和助手作用,也承担了许多具体工作,但同时暴露出不少短板:应急储备不足,这既包括个人防护用品、检测设备和试剂、消杀用品等应急物资,更包括人员数量和技术能力储备不足。

重视应急储备,应当未雨绸缪。必须全面加强公立医院传染病救治能力建设,完善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治设施建设标准,提升应急医疗救治储备能力。

【案例】

在江西,高效运转、各地联动的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呼之欲出。在上海,将优化公共卫生设施布局和居民服务点设置,加快市级疾控机构硬件设施项目以及各类检测实验室、应急和科研平台建设,推进区级疾控机构达标工程和能力建设。在云南,省级拟建两所传染病医院,16个州市和4个人口超过80万的县区建设非独立传染病医院,其他县区在县级医院改扩建感染性疾病科,实现传染病预检分诊、隔离、留观、诊断、治疗及康复一体化管理,快速、有效应对呼吸道、消化道等重大传染性疾病……

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推进科研攻关,向科技要“战斗力”,这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有专家建议,强化顶层设计、整合科技力量、注重前瞻布局,构建产学研用结合的应急疫苗科技攻关体系。

统筹联动、应急储备、科学发展、技术创新……这些关键词,是这次全民战疫的宝贵经验,也是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的必要元素。找出问题,才能解决问题;认清方向,才能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战疫实践表明,发展是硬道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几十年积累的强大物质基础和科技基础,为此次抗疫提供了有力保障。一定意义上,国家治理的全部焦点,在于为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提供规制秩序和法治环境,为促进社会财富增长、满足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提供创新“赋能”。(作者秦德君系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政治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