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媒体聚焦 > 中央级媒体 > 正文

书记说纪:数字赋能揭开腐败“隐身衣”

发布时间:2024-07-03 14:33:04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中国纪检监察》2024年第13期“书记说纪”栏目围绕主题“强化完善反腐败工具箱”,约请成都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刘光辉,结合一线监督执纪执法故事,谈如何通过有效工具精准识别、规范查处腐败问题,不断提升惩治腐败能力和水平。

数字赋能揭开腐败“隐身衣”

成都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刘光辉

当前,腐败存量尚未彻底清除,腐败增量仍在发生,同时呈现出手段花样翻新升级、方式更加隐蔽多样等新动向、新表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纪检监察机关应不断在提升反腐能力、丰富反腐手段上下硬功夫,着力提高监督执纪执法精准性、穿透性、有效性,让腐败问题无所遁形。成都市纪委监委探索建成“1+N”市县两级正风肃纪大数据监督平台,加强对腐败问题的甄别预警。某博物馆党支部原副书记、原馆长谢某严重违纪违法案,就是通过大数据监督平台发现查处的新型腐败、隐性腐败典型。

2022年11月,市委巡察组延伸巡察该博物馆时,通过大数据监督平台筛查发现,谢某之子曾与涂某某、杨某某等多名商人合伙成立文化传媒公司,且几名商人名下公司曾在该博物馆承揽业务。巡察组经过研判,将问题线索移交市纪委监委。

通过大数据监督平台发现问题线索,得益于海量数据的支撑。与传统腐败相比,新型腐败、隐性腐败中的腐败分子大多隐藏于幕后,由家属、亲戚、朋友、同学等人冲在前台,通过“影子公司”、“影子股东”、虚假交易、“期权腐败”、“雅贿”、资产代持、政商“旋转门”等方式掩饰权钱交易,参与主体更加多样,腐败形式更加复杂,数据信息更加庞杂。对此,我们着力打破数据壁垒,将分散在不同部门中的碎片化信息整合起来,汇集产权交易、“三资”管理、涉法涉诉、工程建设以及市场监管、民政、金融、房管等20个市级部门2.4亿余条业务信息,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共用,通过过滤筛查、关联分析、智能预警等功能,精准识别腐败问题。

收到问题线索后,市纪委监委立即组织专门力量,对相关问题线索展开核查,大数据监督平台再次发挥重要作用。新型腐败、隐性腐败犹如水中漩涡,无论如何“闪展腾挪”,违纪违法所得终将流入腐败分子或其身边人手中。我们紧紧抓住党员干部这个关键,一键生成以其为“原点”的关系网图,针对性开展筛查分析。经过严格审批程序后,我们对谢某等人的数据信息开展深度智能关联分析,发现谢某“关系网”中出现多个异常关联。其中,该文化传媒公司背后存在一家“影子公司”,在该博物馆承揽了智能导览系统业务。此外,谢某与涂某某、杨某某曾于同一时间前往外地旅游,经核实,此次旅游由涂某某全程安排。

经过分析我们认为,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一体同生、同根同源,从作风问题入手,往往能揪出腐败问题。我们循着谢某与涂某某、杨某某关系密切这一突破口抽丝剥茧,从数据“河流”中寻找蛛丝马迹,最终发现涂某某与谢某的妻子、儿子存在异常大额转账。紧接着,我们展开外围调查取证,对大数据平台信息仔细核实,确认无误后,立即对谢某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立案审查调查。

通过对受贿所得钱款流向进行系统梳理,谢某的“隐身衣”被全面揭开。谢某与不良商人形成了“腐败共同体”,自己在幕后操控,由涂某某等人代为收钱。谢某还多次以亲属、朋友或商人老板名义,将腐败所得投资入股,并在多地购买房产。无论手段如何隐形变异、翻新升级,都改变不了腐败的事实,也终会受到党纪国法严惩。2023年12月,谢某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今年4月,因犯受贿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二百五十万元。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我们深刻感受到,深化运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赋能监督,在增强问题线索发现能力、提高腐败问题查处效率等方面大有可为。用好这一反腐败工具,要坚持系统布局、上下联动,在提升数据可用性、精准性、规范性上下功夫,多维度筛查比对、分析研判,从细微异常中发现端倪,小心求证,层层剥开腐败问题“隐身衣”,及时有效发现、查处、整治问题,将数字纪检监察体系建设转化为“数见”“数监”“数治”的实际成效。


\\

《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刊发该文章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