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濯锦廉壁 > 濯锦·廉珠成串 > 正文

濯锦•廉珠成串丨亭风碑雨流芳韵 十六字箴言传家风

发布时间:2024-11-10 19:31:51       来源:成都市纪委监委

\

跨越时空,寻迹成都历史文脉。“濯锦·廉珠成串”第39期带您了解著名慈善家、教育家焦酉山纪念亭——“焦公亭”。

国家都易吞并,唯有吃亏艰难,

孰知此事惯雄餐,忘却酸咸苦辣。

处处从人舍己,时时义胆忠肝,

满腔虽是尽含冤,问他笑而不答。

这是镌刻于原郫县著名慈善家、教育家焦酉山纪念亭——“焦公亭”上的八幅颂词之一,不仅是对焦公一生功绩的颂扬,更是对其无私奉献、廉洁自律精神的深刻诠释。

焦酉山,原名焦天福,1873年生于成都北郊的复兴乡(今大丰镇附近),晚年隐居于原郫县犀浦镇石亭村。他一生助人行善,又兴办学校,在地方上享有极高声誉。

\

为民谋福,十大善举助百姓

1913年,焦酉山创办了“萃杰慈善堂”,后更名为“萃杰慈善会”。慈善会以“仁爱”为精神指引,以“与人为善”为宗旨,将“中和”作为行为处事的基本准则,专注于为贫苦农民和城市居民提供服务。

焦酉山倡导并实施“十大善举”:一是施粥,让灾荒之年的饥民维持生命;二是施米,让无粮过年的穷人吃上饭;三是施衣,让穷苦百姓能度寒冬;四是无息借贷,为急需用钱的百姓解燃眉之急;五是施药,让生病穷人得到救治;六是施菜,让夏季过往路人消暑解渴;七是义学,先后创办“萃杰私塾”“萃杰小学”“萃杰中学”“时才学校”,每期招收学生达到1000余人;八是施爱,关爱孤寡老人和失养婴儿;九是施棺,让死后的穷人能得到安葬;十是义冢,购买土地供死无葬身的穷人入土为安。焦酉山的这些善举,赢得了世人的敬重,尊称他“焦善人”。

\

热血肝胆,抗日卫国作贡献

抗日战争爆发后,焦酉山与慈善会同仁积极投身抗日卫国行动,捐钱捐物支援前线。组织学校吸纳由省外流入四川的儿童,发动师生编排节目、撰写歌曲宣传抗日救国。

全校师生时常走上街头,动员募捐,讲解防空常识,高唱“萃杰诸生,勇猛精进,务期为抗战后盾,建国先声……”等抗日歌曲,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让保卫国土的声音响彻当地。

这让他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名望,吴佩孚、戴季陶、朱家骅、于右任、林思进、张大千等名流曾多次慕名前往拜访。

\

建亭纪念,名流撰联颂先生

1942年,焦酉山在犀浦石亭村安然离世,为纪念他的善行义举,当地百姓垒其坟冢并在其墓园旁建造了焦公亭。

亭为重檐八角攒尖式建筑,通高12.9米,基为须弥座,基高0.9米,周长44.8米。亭身环绕三层踏阶,可由东西两侧登临。亭顶覆盖红黄蓝三色琉璃瓦,亭端宝顶高约两米。亭外有石柱八根,柱上下均有镂空雕刻图案,分别刻有于右任、张大千等八位著名书法家所书的颂词。亭内塑有焦酉山先生像一尊,面容慈祥,笑容可掬。纪念亭建筑风格雅致,工艺细腻,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2007年4月,焦公亭以其精美的造型和古建工艺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列为“成都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美德流芳,箴言传世勉后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

焦酉山一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从管鲍之交、子路喜闻过、颜回好学等名人事迹中提炼出“吃亏、受苦、忍气、耐劳、谦恭、认过、率真、会想”的“十六字”做人美德,将其作为个人修身立德的准则极力推崇并身体力行。这十六字箴言字字珠玑,蕴含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时代价值,体现了深刻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念,彰显了中华文化之美,是对“清廉自守、淡泊名利”精神的深刻阐述与生动展现,是留给后世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如今,焦公亭已成为一处重要的文化地标,吸引着无数游客和学者前来瞻仰。亭外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仿佛在诉说着那些关于焦公的美好传说,他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后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坚守初心。

相关热词搜索:

下一篇:濯锦•廉珠成串丨玉溪润邛州 福泽载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