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濯锦廉壁 > 濯锦·廉珠成串 > 正文

濯锦•廉珠成串丨红色基因厚植百年名校

发布时间:2024-04-05 13:17:44       来源:成都市成华区纪委监委

\

窗含西岭千秋雪,烟火人间三千年。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清廉蓉城”自2022年1月15日起推出栏目“濯锦·廉珠成串”,一起跨越时空,寻迹成都历史文脉,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从中汲取智慧养分和前行力量。

今日推出第30期。

走在成都最美街道之一的成华区双桥子街道双园巷,两侧是以“家风家训”、“廉”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为主题的文化墙。路的尽头,是一座民国建筑风格的学校——成都列五中学。

\

巍巍学府 世纪承传

上溯百年,成都列五中学的前身——“叙府公立中学堂”在革命风暴中诞生。

1904年,革命志士张列五等17名叙属学子,捐出17个银元,在成都陕西街节孝祠创建了学校前身,被后人称为“十七块银圆办学堂”的肇始。辛亥革命时期,叙府公立中学堂师生联络高等学堂、通省师范学堂等师生进行革命活动,被人们誉为“辛亥革命四川策源地”。

历经120年的岁月变迁,这所继承着革命先烈教育兴国伟大理想的学校,先后九易其名,八迁校址,在90华诞之际更名为“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以此牢记张列五先生等仁人志士在救国救民中的不朽功绩。如今,张列五雕塑坐落在校园广场,塑像身着戎装、目光犀利,眉宇间凝聚着一股飒爽英气,俨然不失当年蜀军都督的大将风范。

\

教书育人 英杰辈出

翘首回眸,成都列五中学承载着爱国益民的梦想,从辛亥革命中一路走来,穿过百年历史风云,已成为优质教育的标志。

建校之初,学校吸引了一大批学者大师前来教学,他们中有杰出教育家叶圣陶,厚黑学鼻祖李宗吾,世界和平理事会主席文幼章,著名作家徐霞村、李伏伽,革命先烈车耀先等。同时,学校也培养出了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谭绍文,原四川省人大主任何郝炬,中科院院士、光学专家、清华大学教授周炳琨,世界著名光谱分析专家章竹君,中国运载火箭研究所研究员、火箭专家张世忠,空军首个三夺“金头盔”奖的王牌飞行员、荣获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和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最美奋斗者”的蒋佳冀,抗震英雄李月,象棋世界冠军郑惟桐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时代英才。成千上万优秀的列五学子,遍布世界各地,闪耀各行各业。

100多年来,学校一直注重做人教育,勇于探索,大力实施以“做人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早在创始时期,学校就把培养目标定为培养学生成为“爱国益民”“性行端谨,英勇有为”之革命主力。改革开放时期,倡导学生“先做人,后做学问,在做学问中学会做人”。近年来,学校又以“家国天下,君子不器”为办学思想,力图培养学生心怀天下的胸襟和现代君子的人生格局;以“先做人,后做学问,在做学问中学会做人”“人人都有舞台,个个都能精彩”为育人理念,为每个学生的成长搭建舞台,助力每个学生都能精彩。

\

红色基因 代代赓续

作为成都市唯一一所以革命先烈的名字命名的学校,多年来,学校坚持弘扬老一辈教育家的高尚风范,传承着“爱国益民”“自强不息,其命唯新”的优良传统。

新时代的列五中学积极作为,将红色基因厚植在青少年心灵深处。学校通过组织少先队员们学党史讲党史、中队辅导员们上党史团队课、书画比赛、演讲比赛、唱响红色歌曲、观看红色坝坝电影《上甘岭》《英雄儿女》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开展党史教育,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光荣历史,推进思政课程建设,给学生补足精神之“钙”,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列五少年在党的培育和老师们辛勤的陪伴下健康成长,列五少年在不懈历练中“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先锋”!

\

抚今思昔,成都列五中学伴随国家坎坷命运,走过百年风雨历程,始终秉承先贤遗志,弘扬光荣传统,砥砺教学理念,以“公、勇、诚、朴”为校训,以“严谨、勤奋、团结、进取”为校风,以“爱、实、严、新”为教风,以“严、勤、实、恒”为学风,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学有所长、术有专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