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人民对抗战胜利的贡献

抗战期间,成都掀起了轰轰烈烈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成为当时抗日救亡运动最活跃的城市之一。

1937年9月5日,四川各界民众3000余人在少城公园欢送第一批出川抗日的将士。随后,川军转战大江南北,历经10多个省,参加了淞沪、太原、徐州、南昌会战等众多重要战役,摧锋于正锐,挽澜于极危,在抗日正面战场上赢得了“无川不成军”的赫赫之名。

在台儿庄战役中,来自新都的川军122师师长王铭章率领2000多人,防守滕县,与数倍的日军展开英勇战斗,毙伤日军达4000多人后壮烈牺牲,为台儿庄大捷创造了有利条件。抗战中,四川不仅有大批将士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同时,还为抗日前线输送兵源300万余人,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当时四川有人口5000多万人,平均每17人就有1人当兵赴前线杀敌。据不完全统计,四川军队在战斗中为国捐躯的有26万人,负伤35万人,失踪2万多人。

从1941年到1945年,四川供应前线军粮共计8360万市担,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为支援前方抗战,成都及周边地区先后新建和扩建了5个军用机场,近40万民工参与建设,盟军飞机从这些机场起飞战斗,给日寇以沉重打击。

抗日战争期间,成都地区遭受日本飞机狂轰滥炸,但成都人民英勇不屈,他们节衣缩食、募捐寒衣、义卖捐款支援前线抗战。1938年7月,七七事变一周年,全市募集现金高达3万元。10月,全市认购救国公债达80万元。仅1938年下半年,中共成都地方便组织动员成渝两地民众赶制棉衣25万套,分送抗日前线。1944年,华西坝五大学义卖献金20万元,四川大学劳军献金200万元,商人劳军献金400万元,多用来购买战场急需的飞机、大炮、枪支等武器,狠狠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此外,在抗战前期,迁入成都的裕华纱厂、民康染厂、宝星纱厂等数十家工厂与本地企业努力增加生产,既保障抗日前线物资供应和人民生活需要,也为当地工业发展带来了先进的技术装备和技术人才,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抗日战争时期,成都人民还积极支援敌占区大专院校内迁,包括 金陵大学、齐鲁大学、燕京大学等八所大专院校内迁成都,为国家和抗战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

抗战胜利后,《新华日报》发表了题为《感谢四川人民》的社论,对抗战中四川、成都人民的贡献加以肯定和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