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党组织的创始人王右木
1887年,四川江油武都镇王右木出生。1914年,在亲友的帮助下,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从四川通省师范学堂毕业,考取日本公派留学。在日本,结识了李大钊,参加了“神州学会”,当时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在日本已较为流传,王右木如饥似渴般地阅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书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更加坚定。
王右木从明治大学毕业回国后,受聘于成都高等师范学堂,也就是四川大学前身。当时,王右木任学监,兼授经济学和日文,大部分的收入用于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办报……
1920年冬,王右木在高师皇城明远楼建立起四川第一个学习、研究、宣传、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组织,取名马克思读书会。这是五四运动以后,四川地区最早诞生的以学习、宣传、实践马克思主义为主要任务的革命群众组织。
为扩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他决定创办专门的刊物,随后,《新四川旬刊》和《人声》报相继问世,尤其是《人声》报,这是四川第一份全新的、公开系统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社会主义运动的革命刊物。
1922年10月15日,受团中央委托,王右木在成都正式筹备创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都地方执行委员会”。之后,王右木遵照中央指示,开展工人运动,建立劳工联合会,开办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工人夜校。
1923年5月王右木致信党中央,表达在成都建党的愿望。8月,党中央正式批准王右木在成都建立党组织。王右木选拔了一批团员优秀分子先后转为共产党员,组成了中国共产党在四川的最早组织——中共成都独立小组。同年冬天,中共中央正式任命王右木任成都党组织书记。
1924年春,王右木前往上海、广州,参加党的重要会议。几个月后,王右木从广州启程返川,为节约路费,他决定徒步回成都,沿途作一次实地考察,到贵州土城后失去音讯,有消息称他在当地宣传革命时,被反动武装杀害,逝世时年仅37岁。
王右木通过组织成立马克思读书会,创办《人声》报,创建了成都的党、团组织,在成都培养了一批四川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实践者。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7月18日,毛泽东主席为王右木烈士家属签发了“光荣纪念证”,以褒奖他为中国革命胜利所作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