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天动地第一枪
油画《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领导下,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所掌握和影响的军队两万多人,在江西南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经过4个多小时激战,起义军占领南昌城,城市各处飘扬起红色的旗帜、红色的灯光、红色的领巾。
南昌城头的枪声,像划破夜空的一道闪电,开启了中国革命新纪元。黎冰鸿的油画《南昌起义》,以艺术手法忠实记录了这一伟大历史现场。
油画《南昌起义》(局部)
油画《南昌起义》是一幅标准的革命历史题材画卷。黎明前的夜晚,起义总指挥部所在的江西大旅社前,起义的领导者与部队将士,厉兵秣马、枕戈待旦。严谨冷峻的基调,使画面整体呈现出稳定静态,让观者感受到起义爆发前的按捺与抑制,产生了箭在弦上、一触即发的效果。
画面中,起义领导者集中在醒目位置。周恩来作为第一主人公,视角居左,空间位置处于整个画面的黄金分割点;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将领环绕其后,与布满广场的起义军将士形成互为呼应的群组。画面整体色调偏冷,既与黎明破晓的时间契合,更与起义军面临的严酷政治大气候相通。暖色的描绘给予面向灯光的部队官兵,突出其平静面容下火热的革命激情。
画家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准确传神。周恩来的从容果敢,叶挺的沉着冷静,朱德的庄严厚重,刘伯承的胸有韬略,都被描绘得惟妙惟肖,跃然而出。光线的使用,将起义领导者的形象映衬得浓墨重彩,更加凸显油画的主题。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1929年,毛泽东利用在闽西养病并指导工作的机会,召开了多次调查会。他与乡亲们谈种田、谈收成、谈生活,也谈过去和现在的对比。毛泽东提出各种问题,启发和引导乡亲们;还用通俗易懂的道理,使农民在思想上受到启发和教育。这正是《反对本本主义》的由来。
1930年10月,毛泽东邀请江西兴国参加红军的8位农民,召开了一个星期的座谈会。毛泽东一一问过每个人的姓名、年龄、家庭人口、家中田地等问题,向他们说明开调查会的目的和希望,并拟定了调查纲目。各乡有多少贫农、雇农、中农、富农和地主,土豪劣绅逃走了多少,等等,都是毛泽东询问的内容。有时,调查会开至深夜。调查得出的结论,都先由毛泽东征求众人意见后,再记到本子上。《兴国调查》由此而来。1931年元旦,毛泽东将长达4万余字的《兴国调查》整理成文,作为苏区开展土地革命的重要指导文件。
油画《农村调查》
以土地革命时期的这段史实为背景,邓澍创作了油画《农村调查》。作品营造了一个典型的闽赣苏区的乡村农居环境。偏暖的色调服务主题,唯一的光源来自上方的“如豆油灯”,微弱却顽强地将光亮泼洒在壁间和人物身上,为整幅画面镀上一抹温馨之色。
油画《农村调查》(局部)
入夜的土屋内,油灯高悬,毛泽东脚蹬草鞋、身穿红军制服,握笔坐在竹椅上。他上身前倾,表情认真亲和,态度诚恳耐心,与几位乡民促膝交谈。手持长烟杆的老农以期待的目光注视着毛泽东;对面坐着的农村干部正在倾吐心声,并以手势加强所要表达的内容;左臂戴红色袖章的青年男子显然是一位地方农民武装人员;两位妇女或许是婆媳关系,似乎想听到毛泽东讲出她们的心里话。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民,真正地被当作主人,受人敬重,得人请教,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生死攸关的伟大转折
油画《遵义会议》
1935年1月,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历史关头,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会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长征前成立的“三人团”。会后不久,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小组成立,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
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沈尧伊以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历时三年、四易其稿,最终完成油画《遵义会议》。
油画《遵义会议》(局部)
全景式的简洁构图,契合遵义会议的严肃主题。暗灰色调的使用,表现出当时政治气氛的紧张和革命形势的严峻。简单朴实的用色与生动明晰的布局,将革命现实主义原则与革命浪漫主义激情融为一体,启迪了一种内在气韵的流动,给人以不经意的内心震撼。
画面中20位有名有姓的与会者,不仅造型各有所本,而且神态逼真、表情生动、体态自然。人物面向画外,专注的目光、思索的面孔,似乎在向观者提问,求解答案。这样的处理富于灵性,极具匠心,使画面充满生气,彰显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在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完美统一下,一种真切而感人的美,迎面扑来。
长缨在手缚苍龙
油画《长征胜利到达陕北》
遵义会议后,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穿越大草地。1935年10月,陕甘支队到达陕北吴起镇。至此,中央红军主力行程二万五千里、纵横11个省的长征胜利结束。赵域创作的油画《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反映的就是这一史诗性事件。
1936年10月9日,红四方面军指挥部到达甘肃会宁,同红一方面军会合。22日,红二方面军指挥部到达甘肃隆德将台堡(今属宁夏回族自治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合。至此,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
油画《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局部)
油画中,陕北的黄土高原,天高云淡。蓝天白云,表达了中央红军主力战胜险恶、一扫阴霾后的明朗欢快情绪,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画面沿中线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左侧为陕北根据地嘘寒问暖的乡亲,右侧则以逶迤行进的红军队伍为主体。毛泽东的居中位置,巧妙地衔接了这两部分,避免了割裂与生硬。这样的一种布局,自然而生动。
毛泽东的身型高大魁梧,步态从容淡定,面容亲切和蔼,凝聚着红军将士的荣光与信任。紧随毛泽东身旁的红军指挥员英姿勃发、自信豪迈,与身后的队伍组成一支铁流,极富纵深感。贫瘠土地上的陕北老乡,见到红军亲人,激动万分。携枪的青壮年游击队员,手持红缨枪的少年,石碾盘前忙碌的婆姨,持笸箩的老汉,人群深处把枪高高举起的青年,臂挽篮子、手托红枣的小女孩……无不欢欣鼓舞。
窑洞、小米的偏暖色调,与蓝天、灰军装的偏冷色调形成对比;欢腾喧闹的群众情绪,烘托出红军有序队伍的纪律性;小女孩的喜悦奔忙与毛泽东的雍容沉稳,形成具有戏剧性的动人效果。红军欣喜的表情,流露出回到人民怀抱的如释重负;群众期盼的眼神,表露出对党和红军的信赖与希望。
“革命理想高于天”。长征路上的苦难、曲折、死亡,检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向世人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坚不可摧。
苦难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至今日,伟大的长征精神早已铭记在中华民族的集体意识之中;待将来,长征精神也必将矢志不忘,代代相沿,成为穿越时空的不朽精神象征。(感谢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李莎为本节目提供帮助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付筱菁 文字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付筱菁 成都市纪委监委网站 周玲 视频制作)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推出该视频截图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党员干部,中秋节这些不能做!
下一篇:@所有人,中秋节,你收到一份“好家风”月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