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津区政府制定了数字赋能实体产业支持政策等很多针对企业的补贴政策,非常好!但有的政策门槛比较高,中小型企业想要达到补贴标准很难,希望能多多考虑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
“感谢您和我们坦诚交流、沟通问题,我们一定把相关情况梳理后向区委反映,努力一同化解制约优化营商环境的困难和问题!”
新津区委营商环境建设专项巡察组下沉企业实地走访,面对面收集问题诉求(李思 摄)
这是成都市新津区委营商环境建设专项巡察组实地走访企业时,面对面收集问题诉求、倾听企业真实声音的一段对话。巡后,问题被反馈至区营商办和区民经办,在区纪委监委跟进监督下,《成都市新津区关于加快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新鲜出炉。
今年,新津区委巡察机构紧扣推进新型工业化、夯实实体经济发展中心工作,“点题”实施营商环境建设专项巡察,灵活运用监督视角、平民视域、深透视力、环顾视野“四视”之法深入发现营商领域存在的责任、作风、廉洁问题,主动上门推动解决企业急难愁盼,助力跑出优化营商环境“加速度”。
针对营商环境建设涉及单位多、工作链路长等情况,该区成立4个专项巡察组,采取“四组同进”开展监督,对发改、行政审批等10个重点部门进行现场巡察,对财政、商务会展等29个关联部门进行延伸巡察,确保巡察监督“触角”覆盖广、直抵“神经末梢”。同时,以《成都市关于依托智慧蓉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为遵循,制定落实上级重大决策部署、作风建设、队伍建设、廉洁自律4个方面15条共性问题监督清单,以该区《服务增效攻坚行动工作实施方案》为依据,梳理10个部门55条重点工作监督清单,以听取企业声音、推动诉求办理为目的,将85家规上企业、中小企业、农业企业等纳入走访了解清单,利用“三张清单”为专项巡察装上精准“导航仪”。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巡察过程中,我们秉持‘答案在现场’的工作思路,打破召开会议、查阅资料等‘常规动作’,积极拓展面对面交流访谈、背靠背问卷调查等‘自选动作’,通过多维了解,确保发现问题有深度、有力度。”新津区委巡察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4个巡察组代入企业视域,主动上门与市场主体交流访谈,努力打消企业顾虑,收集到证照办理比较慢、周边设施配套差等问题诉求158个。同步围绕政务服务、要素保障等内容,精心设计调查问卷,依托“码上巡”平台、“津津通”APP向企业、干部发放调查问卷500余份,用信息化手段消除“好人心态”“回避心理”,延伸收集到降低融资成本、推行柔性执法等意见建议39个,让区委听到了不同的真实声音。后续通过数据分析,运用环顾视野“把脉问诊”全区营商环境,查找出相关部门在政务服务、解决企业诉求、惠企政策落地、法制化建设、“亲”“清”政商关系领域存在的77个问题,从责任、机制、作风等方面系统分析原因,提出务实管用工作建议34条。
为实现问题整改“件件有着落”,该区通过区领导集中反馈问题、通报突出症结,高位压实区营商办整改主责,以点带面推动责任部门明确整改标准、落实整改任务。此外,把巡察收集的问题纳入该区纪委监委“清风助企”行动,运用现场检查、线上平台跟踪等方式,同步督办涉企诉求办理,并将巡察反馈问题纳入第三方机构营商环境测评,定期测评推进情况。目前督促整改企业诉求办理重视不够、政策兑现效率较低等问题59个,推动解决企业诉求158个,监督保障“政策找企业”高效兑付资金超1亿元、惠及企业500余家。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发挥巡察‘利剑’作用,靶向发力打通‘中梗阻’,为打造风清气正、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保驾护航。”新津区委巡察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市新津区委巡察办 舒娅 || 编辑 周玲)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