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榫卯结构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技术,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之魂……”近日,成都市武侯区委第四巡察组来到成都市了凡木文化博物馆回访时,一场中国古代木建筑科普活动正在进行,木艺老师向前来参观的学生和市民讲解木工知识,并带领大家动手拼装,现场热闹非凡。
然而就在半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去年年底,武侯区委第四巡察组对该区文体旅局开展常规巡察。基层走访时发现,成都市了凡木文化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接连5天均处于闭馆状态。据了解,非国有博物馆享有国家免费开放补贴后,理应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
接连5天都闭馆,到底是什么原因?为探清楚实情,巡察组随即向该博物馆附近的商户、群众了解情况。
巡察组在博物馆了解情况
“这个博物馆就没怎么开过门”“不知道里面具体展览些什么东西”……据物业公司和附近的商户反映,该博物馆长期大门紧闭,从未见群众前来参观。
“既然是博物馆,就应该向社会开放,不然多浪费资源。”听说巡察组来了解情况,周边的一些群众也围上来,你一言我一语地道出了他们的想法。
“博物馆是了解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我们会想办法尽快解决这个问题,满足大家的参观需求。”该区巡察组工作人员现场向群众作出承诺。
在了解基本情况后,武侯区委第四巡察组找到了该博物馆负责人和该区文体旅局相关责任人,详细了解问题症结所在。
“这个博物馆是我们夫妻花了很多心血建成的,我们也希望让中国木文化被更多人看见。然而,在实际运营中却困难重重。”该博物馆负责人向巡察组说出了苦衷,由于博物馆不临街,缺乏宣传力度,导致博物馆知晓度不高,日常参观的人也少,很多时候就闭馆了。
随后,第四巡察组协调相关部门,利用区级融媒体等新媒体资源,对辖区内的非国有博物馆进行广泛推荐,帮助博物馆提高社会知名度,吸引更多公众前往参观。同时,也鼓励辖区内非国有博物馆开展免费或低收费公益活动,与社区、中小学进行合作,定期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给非国有博物馆的生存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
木文化专题讲座、木艺手作体验、亲子木工实践……一场场活动让中国古建筑文化得到广泛传播。在巡察组的推动下,不到1个月时间,成都市了凡木文化博物馆恢复向公众开放。
为盘活辖区内非国有博物馆资源,提升博物馆运营能力,武侯区委第四巡察组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缘由,并立即反馈给区文体旅局,督促及时整改。随后,区文体旅局通过安装红外线监测计数仪器,监测每年开放天数和接待人数,每月不定期对辖区内非国有博物馆的开放状态进行督导,了解非国有博物馆的发展状况,更好地满足市民多层次文化需求的同时,助力非国有博物馆健康发展。(成都市武侯区委巡察办 董成玲 编辑 || 周绮雯)
相关热词搜索:武侯区